第891章 卫星的Bug

“同志们好,你们这次来是为了卫星电源的事情?”高振东主动招呼。

来人没想到高振东记性这么好,愣了一下:“高总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朱。现在电源的事情倒不急,星载电源有其他同规格直流电源做模拟,对研发没什么影响,星载摄像载荷的研究也很顺利。我们这次来,是为了别的事情。”

只说了姓,别的没说,高振东也没在意,反正有内保的同志在核实,自己这边倒是不用担心别的问题。

高振东想了想,好像前面的会议里决定的内容来看,没有别的东西需要自己搞的啊。

不过随着他在系统内的名气和地位的变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朱工,这次是材料还是电子系统?”高振东笑道。

“呃……严格说来,两者都有关联。”朱工道,说完,他拿出一份材料,开始给高振东介绍情况。

“……情况就是这样,经过我们计算,卫星在太空中的温度可能低至零下100多度,我们这次来,是因为你是计算机、电子方面、材料的专家,想和你核实一下,这个温度,电子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不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措施或者是材料的替换,才能正常工作?”

听完他的问题,高振东想了想,但是他的话大大出乎朱工他们的意料。

“零下100多度,电子系统是肯定不能正常工作的,不过这个倒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反倒觉得,相比低温,你们要考虑的是高温的问题,怎么样散热,如何做到热平衡,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高振东这话,顿时就把已经摊开纸笔的朱工给干懵了。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小问题,如果要考虑散热,那前面的很多设计可就白做了。

但是太空明明很冷啊。

“高总,我们都知道,太空里是很冷的……”朱总字斟句酌,怕伤到高振东的自尊。

不过还没等他说完,高振东就顺口接过话:“嗯,我知道,广泛的来说,不考虑特殊天文结构的话,最低能到3K不到的样子。”

太空很冷,但是正常情况下不会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2.725K低,当然,有些特殊的天体或者天文结构会比这个还低,比如就在银河系里的旋镖星云,这地儿能到0.5K,这地儿的制冷原理,有点像高振东给导研院搞的涡流管制冷器,气体高速膨胀制冷。

高振东的话,让朱工愣了一下:“啊,高总还研究天文啊,多才多艺啊,哈哈。”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不是天文学方向上的科普知识么?知道这玩意都算是研究天文的话,那搞研究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不对!高振东顺手花两次机会搜了一下材料,这才发现一个问题。

卧槽,62年这东西还没确认呢!

幸亏他只是含含糊糊的说了一个不到3K,这和曾经有人假想的数据一致,他要是精确说出2.725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

高振东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深入说了,差点儿说走嘴:“不算研究,看了点杂学吧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