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登陆

大魏风华 东有扶苏 2896 字 1个月前

实际上魏军到得要比济州岛上的高丽君臣想象中快得多。

在高丽的求援文书正式送到江南总督府前,黎盛便带着重组扩建后的江南海军出发了,所以理论上魏军登陆高丽的时间原本很有可能推迟到倭国和金国的大军攻下开京,但实际上还没花上五天,高丽的海岸线就已经遥遥在望。

站在海军旗舰“震海龙”号上扶着剑柄的黎盛这一刻是那么意气风发。

他对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哪怕江南海军如今只能供养堪堪不到一万人,能运送的步卒也只有两万左右,后勤补给线也拉得有些长,这种强行登陆被占领区域然后展开作战的方式很容易迎来当头棒喝,但黎盛并不觉以三万海陆混杂的军队对抗倭国金国十余万大军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后,最为强大的旗舰“震海龙”号长二十一丈一尺五寸(约六十米),有三层甲板,配备了四十八门“霹雳旋火炮”,炮身镶嵌着青铜龙纹,射程能达数里,舰艏装备了“火鸦巢”,可以同时投射百枚火箭覆盖敌船,甚至连底舱都设有人力驱动的“火龙车”,危急时能喷出桐油火柱阻截接舷的敌兵,在如今这个时代,就算找遍全天下,估计也找不出能与这艘旗舰相提并论的战船。

更远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快速突击舰“海东青”几乎铺满了海面,为了追求速度,其舰长八丈五尺三寸(约二十米),而且采用了经过无数试验后最为精巧速度最快的设计,船体采用南洋铁木与青铜装甲堆叠结构,能抗火攻,除了士卒配备的火枪与两侧火炮,还有工坊赶制出来的“百虎齐奔箭”速射架,每匣装填数百支支火药助推箭矢,只需要一点小小的火花,接舷战之前敌船就会被烧个精光。

经过了这么多努力,动员了两浙几乎所有的船厂,当初顾怀到了江南,提出的要建立一支所向披靡海军的想法,终于在这一刻成为了现实。

这是大魏海军的第一次亮相,或许从今天开始,整个大海上都会是关于大魏海军的不败传说--黎盛这般想道。

虽然这支海军的原始理念是要为大魏的海上贸易保驾护航,用在驰援高丽的战场上似乎有些冒险和浪费,但对于这场战争,徐缙之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能拖,大魏没办法承担北方随时可能开战的前提下,高丽战场一直胶着下去的风险,这一次唯一的选择就是速战速决,甚至在黎盛出发之前,徐缙还对他说过,一旦战局有向持久战转变的趋势,大魏海军就要立刻撤回江南,勿论其他!

别管高丽开了什么价钱,别管后续可能产生的收益,大魏推倒重建的海军一定不能出事!

当然,对徐缙的小心谨慎,黎盛是很嗤之以鼻的,只是没敢当面反驳而已--在他看来,自己在江南打倭寇实在打得有些顺手,这一次高丽战局不过就是倭寇的数量多了点,北边有女真人捣乱,能出什么差池?这么强大的一批军队交到了他的手上,他如果不把那些倭寇赶下海喂鱼,就算那些倭寇逃命的本事了得。

抱着这样的想法,黎盛传令全军加快了速度,如今大魏海军的战船都配备了“车船”一样的脚踏轮桨,除了能借风势,还能利用人力,航行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大截,照这个进度,估计今晚半夜就能在高丽西海岸强行登陆了。

然而这时候有一个人乘着小船来到了黎盛面前。

“我叫赵裕,”来人拍了拍登船时身上溅到的海水,“我是靖王爷亲卫,之前随王爷下江南时,我们曾见过。”

一个亲卫,面对总揽大魏海军的主帅兼镇远将军黎盛,语气却没有丝毫的波动,这要换做其他人,按黎盛的脾气估计就一脚踹上去了,可看着眼前这个人,他不敢。

因为这人除了是靖王爷的亲卫以外,还是前任蜀王的三子,如今那位蜀王的三弟,换句话说,赵裕是有爵位的皇族。

黎盛看着已经肉眼可见的济州岛海岸线,生出些不祥的预感:“王爷莫非还有什么其他吩咐?”

“不是,王爷派我来,是为了其他事情,”赵裕说,“黎将军自行作战便是,不用管我。”

听完这句话,黎盛的表情有些不对了,到底是个刺头,哪怕对王爷很敬畏很钦佩,但王爷毕竟没在眼前嘛,听赵裕这话,难道王爷派他来是做监军?

那到时候大军到底听自己的还是听他的?他要是对自己的战略指手画脚怎么办?王爷啊王爷,您还信不过我黎盛么,有我在就行了何必...

好歹也跟着顾怀当了这么几年的差,当初在蜀地时那个不谙世事的藩王之子早已经懂了太多东西,只看黎盛的脸色,赵裕便猜出来了他在想什么,只是轻轻摇头:“将军勿要多想,想必出战以前,将军也是知道的,这次大魏驰援高丽,对倭国自然不必留手,但对金国那边,场面上能过得去就行了,我这次来,就是负责金国那边的事情。”

“原来如此。”黎盛恍然大悟。

“我和金国的某个人是故交,”赵裕看着高丽方向,“有我出面,会好谈一些--但也说不准,毕竟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

“而人心...也总是会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