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的军队和其他的军队不一样,他们虽然是以步兵为主,但是行军速度一点也不比骑兵慢多少。
这一切主要归功于辎重等物品不需要人力来运输,这就大大节约了行军的时间。
由于冷锋是突然之间改变原先的作战路线的,就算是他在改变行军方向的时候,就已经向外宣称是前往京城接受封赏。
但是这个消息传到榆城的时候,冷锋的军队距离榆城也就一天多点的路程。
这一路之上虽然遇到好几处蒙古人占领的城池,但是冷锋这边却一改常态,要么就是对这些城池不管不问,要么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这些城池,而且又马不停蹄的离开了。
以冷锋表现出来的样子看,似乎真是一心只想着尽快赶到京城。
面对冷锋的这番操作,就是京城之中的那些人也都紧张起来。
毕竟冷锋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和蒙古人的几次大战打出来的。以冷锋带领的这支军队的战斗,根本找不出一支能够与其抗衡的军队。
不过好在冷锋只是带领一半的人马,另外一半的军队正在武阳城外,准备和蒙古人来一场决战呢!
武阳城那边可是蒙古人在南方的大本营,这里的蒙古军队数量也是最多的。
自从金铃关那一战过后,冷锋将三种大炮给搬上了战争的舞台,让这国师意识到他之前的计划有了很大的漏洞。
如果说冷锋这边只有枪支这种武器,依靠金铃关那的地形,还是能够坚守的。但是当炮声响起之后,这种天险之地就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
自从金铃关丢失之后,蒙古人的战略收缩就更加明显了,大量的军队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特别是武阳城及其周边地区,已经集中了将近蒙古军队半数的力量。
诸葛隆中带领的这路大军,真正的作战部队不足十五万,其中有还有三万来人是新兵。双方在人数上的对比悬殊很大,蒙古人这边是诸葛隆中的好几倍。
但是在攻守方面,却是诸葛隆中在进攻,而蒙古人在防守。
谁能够想得到,在一年之前,蒙古人还是气势如虹,一副要将整个南方朝廷吞并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