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王自如的布局是什么,但是冷锋明白,对方肯定是在计划着如何引自己上钩。
不得不说,城墙上的这些兵丁,还真的像那么一回事。从对方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些兵丁根本就不知道王自如的计划。
在城墙上空无一人之后,冷锋这边并没有立刻下令士兵进城,而是将后方的十几万大军分成四支队伍。
其中一支部队快速的从后方脱离出去,从另一边的道路向着城墙一侧穿插而去。
这支队伍的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三万来人,在四支队伍之中算是人数最少的,但是他们都是从洪山庄出来的老兵,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军事素质方面,都是这十五万之中最高的。
这支部队并不是用来作为攻坚战的先头部队,而是凭借他们的速度优势,快速度的穿插到榆城的另一面。
剩下的三支队队伍,也同样没有第一时间攻入城中,其中两支队伍也向着榆城左右两侧包抄过去。
至于最后一支队伍,是人数最多的,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这支军队是用来从正面攻入榆城之中。
这种作战方法早在冷锋决定进攻榆城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现在的情况没有出乎冷锋预料,只要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作战就行。
由于榆城之中的布局和之前攻打的金铃关不同,金铃关那是蒙古人打造的军队重地,其中基本上都是蒙古军方,很少有普通的老百姓。
但是榆城就不一样了,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城池,其中生活了大量的平民百姓。冷锋如果再像对待金铃关那样,肆无忌惮的开炮轰击的话,城内的居民也会大量伤亡。
这样做虽然可以直接粉碎蒙古人的阴谋,但是却不符合冷锋的初心。
虽然冷锋不是那种心慈手软之辈,但是要让他对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动手,而且这些百姓还是被蒙古人奴役的同胞,他还是做不到的。
毕竟这个时候的主动权在他的手中,除了炮击榆城之外,他还有其他的选择。只不过这样一来,就要麻烦一些,多费一番周折。
当然,冷锋也并非那种为了所谓的仁慈,而置自己的将士于险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