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呢?因为住在这边的大多都是底层务工人员,来广州打工的,兜里也没多少钱。
大伙走着走着,就瞧见一家店,上面写着“东北人饺子”,“啪”的一下就进去了。
到这边来,大伙都挺想家的,就馋家里那饺子味儿了,而且之前在青岛待过一阵,就更惦记家里饺子这一口了,毕竟都是东北人嘛。
一进店,老板娘就迎出来了,岁数大概四十八九岁,快50岁左右了,跟三孩宝玉他们比,那肯定得叫声阿姨了。
这老板娘可热情了,笑着招呼:“哎呀,来了,几位老弟,来来来,快坐,快坐着。”
小主,
大伙往店里一打量,旁边有个打印的大台牌,上面列着各种东北菜,像干锅、地三鲜、烧茄子啥的,底下还标着价格,一看价格挺实惠。
再看这屋里,一共六张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大伙瞅了瞅,就说:“来来来,坐着吧。”
然后坐下就问:“大姨,那饺子都有啥馅的呀?”
这边一说话,老板娘就听出来了,笑着说:“哎呀,听口音是东北的,大姨我也是东北的,我家是吉林的,你们是长春的吧,哎呀,来来来,孩子,就冲咱们是老乡,今天大姨给你们赠个菜。”
大伙赶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大姨,别别,您看我们吃啥馅的就行,咱家有韭菜肉的,还有酸菜的,这酸菜可都是从东北带过来的呀,可正宗了,贼好吃。”
三孩瞅了瞅说:“那来一斤酸菜馅的吧,完了再来一斤猪肉大葱的。”
又接着说:“哎,菜来点啥呢?来个花生米,来个酱牛肉,再来个地三鲜,还有烧豆腐。”
老板娘一听,笑着说:“行行行,老头子,你看咱家来生意了,你没看着。”
这一说,那正在里面炒菜的老板也出来了,老板大概五十上下的岁数,过来就说:“哟,这老乡啊,这小老弟!
啥小老弟儿,就是大外甥、大侄啥的呀,你说你多大岁数了,都……”
说完,大伙这老乡见老乡的,也唠了一会儿,不一会儿,哐哐的,菜啥的也都开始准备着了,老板娘还说:“让你大叔去给你们炒菜去,快去吧,到后厨去。”
大伙就在屋里坐着,边唠嗑边等,也不着急,毕竟夜总会开业的时间挺晚。
这晃晃荡荡的,从外面又进来了四五个,一眼就能看出是当地人。
为啥呢?咱东北人或者其他地方来的,出去一般穿得比较正统,长裤皮鞋啥的,可他们当地的,大多就是背心、T恤,底下配个大裤衩子,再趿拉着拖鞋,就那副模样,脖子上还挂着个大链子。
一进来就叽里呱啦的,也听不清说的啥,不过瞅着那架势,就能感觉这伙人有点不靠谱。
几个人大咧咧地自己拽凳子就坐下了,扯着嗓子喊:“老板,老规矩。”
然后又喊:“茶水先上来了,快一点。”
这话一说完,眼瞅着老板娘的面色就变得挺难看,特别难看,转身就到后屋去了,喊着:“老头子,你出来。”
老头儿从屋里出来问:“咋的了?”
两人就在那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说些啥,不过能听明白,老板娘是让老板去跟这几个人说一声,毕竟他们欠了不少钱了,让去把账结一下。
没想到,这老板也是咱东北人,可能是岁数大了,或者是被生活磨砺得有点软弱了,就在那儿一个劲儿地摇头,说:“哎呀,不就一顿饭嘛,不行,拉倒拉倒得了。”
老板娘一听就急眼了,说:“你有病啊,咱这多大的买卖呀,这都吃多少顿了,快有一个月了吧,都欠2000块钱了,咱一个月能挣几个钱啊?人家房东可说了,下回一交就得交一年的钱,你要有钱,那咱就不说啥了。”
老板一听,无奈地说:“我哪有啊?
那没你去要去!!
我不去,这几个小老弟儿还等着我炒菜呢,我得炒菜去。”说完,一拧身就进屋炒菜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