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祭天!黑龙!(月底求月票~)

九鼎之后,三位相邦同乘四御金根车,这是嬴政对相邦的优待。

再之后乃是三公与阁臣、及君侯贵族,各自乘坐四御马车;其余百官,六百石以上俸禄官员,以及公乘以上贵族骑马。

在此以下的人,额,步行的资格也没有,压根没有陪同嬴政祭天的资格。

在车队最后,还有八百精骑断后,众多玄羽密卫留意着一切,确保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

号角声划破长空,低沉呜咽,天子仪仗所经之处,万民皆伏地叩拜,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匍匐在这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之下,唯有惊叹与敬畏之情在心中蔓延。

在这至高无上的威严与权力面前,所有人都会变得渺小而卑微。

大秦锐士阵列如钢铁长城,甲胄森寒,长矛如林,其肃杀之气令空气都为之冻结。他们身形挺拔,目光如炬,盯着眼前的一切,绝不容许任何人有丝毫僭越与不轨。

渭水河畔乃是经常祭天的场所,有一座高达十二丈的祭天台,整体由巨大的青石筑成,四周雕刻着神秘的龙凤玄鸟麒麟祥云等图腾,在晨曦的微光中散发着庄严而古朴的气息。

上百名力士在玉辂刚刚停下的时候,就以最快最稳的速度将九鼎抬上祭天台,三三成列,五谷六畜也早已准备好,在祭天台之上摆放得整整齐齐。

伴着激昂鼓乐,嬴政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走下玉辂,此时正近辰时,远处天边的红日已经探出大半。

曦光自天边破晓,光辉照耀在嬴政十二旒冕冠玉帘之上,在微弱光线下,由上等美玉雕琢而成的玉珠颗颗圆润剔透,折射出清冷光芒。

行走间,旒冕轻晃,玉石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这是专属帝君的华章。

嬴政身着黑色衮服,上绣日月星辰、山川河海、飞禽走兽,十二章纹以金线云锦绣就,腰间佩戴泰阿剑,和氏璧,怀抱玉圭,整个人都在破晓光辉中隐隐闪烁,仿佛天神下凡,周身散发着绝对神圣而威严的气息。

嬴政一人缓缓走向祭天台,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在台下恭敬以待,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庄重,微微低头,不敢直视天子的威严。

祭天,是表达对天与地的尊崇,这是专属天子一人的特权,彰显着天子至高无上的神权与地位。

当嬴政踏上祭台,刹那间,鼓乐齐鸣,琴瑟合和,钟磬之声悠扬而起,激昂乐声交织,响彻天地,宏大而威严!

嬴政登上祭天台后,他转过身,面向东方,微微仰头,目光望向那渐渐明亮的天空。

江山江山、渭水这条黄河最大的支流,见证着大秦的崛起,以及、日后的一统!

咸阳,会是万里河山的中心!

此时,初升朝阳穿透云层,第一缕光洒落在渭水之上,波光粼粼,河水仿若被点燃,金红光芒肆意流淌。

辰时已到。

嬴政走至祭天台靠近渭水边缘,一瞬间,九鼎之中燃起熊熊烈火,二十四道号角撕裂长空,三十六面夔皮战鼓震彻大地,渭水在声浪中泛起波涛涟漪。

八十一位身着五彩祭服的礼官们,九九成列,手持玉璋、玉琮等礼器,围绕祭台翩翩起舞。

嬴政特别在八佾之舞之上要求儒家增设了九佾之舞,以这至尊至极之数为祭天之舞。同样这也是确立自己对礼法的话语权。

嬴政手持玉圭,朗声道:

“赫赫皇天,垂怜下土,恩辉普照,德泽昭彰。博厚之德,承载万象,万物皆安,各遂其生。春萌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有序,滋养生长。”

“皇天在上,仁德昭昭,化育万类,阳光普照。山川大地,蒙润而饶;飞禽走兽,仰庇以衍。人间罹苦,屡降祯祥,拯民于水火,解民之倒悬。”

“纵世有悖逆,天恩宽宥,不即降罚,赐人以改过之机。其德也广,若沧海浩瀚,包容无穷,同太虚之寥廓,覆载无垠。苍生咸怀敬畏,感恩戴德,颂声不绝,千秋永传。”

“政为天下主,万方有罪,皆在朕躬。政承天命,君临四海,本应教化万民,导民以正途,然愚氓仍有悖逆,风俗犹存瑕疵。”

“政为天子,今治世未臻至善,致百姓蒙难,此皆政之过,政之德薄也。今祭告上天,愿以政身之罚,赎万民之愆。”

“今于祭天盛典,虔心自省,望上天怜恤。祈皇天再降祥瑞,佑我大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必殚精竭虑,补阙纠偏,不负皇天所托,不负苍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