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

只得无奈告退。

徐雯这才取了手臂上搭着的长袍抖开,上前帮朱棣披上,朱棣道:“那孩子命苦,出生就死了爹娘,你知突厥人日子不好过,南边有咱汉人,北边有元人,成日被欺压……”

徐雯道:“行了。”

朱棣讪讪闭嘴,拉起徐雯的手,寻思半晌后笑道:“夫人今天真漂亮,头上簪儿哪来的?席上客人们都夸你呢。”

徐雯没好气道:“咋不当场挖了他们的狗眼。”

朱棣与徐雯都笑了起来,朱棣道:“今年中秋天气好,这月……”

说毕正抬头时,忽见紫红的天幕上,流星拖着血红的尾焰划过,一闪即逝。

满地梧桐落叶,金秋南京。

锦衣卫院中摆起数张大圆桌,一桌前坐了十二人,美酒佳肴上齐。

云起端着酒杯,笑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干杯。”继而仰脖喝了。

众侍卫纷纷应了,各自放杯举筷。忽听一名太监进院,尖着嗓子道:

“云正使!太和殿传令——”

云起叫苦连天,把筷子一摔,道:“又怎了。”

那太监道:“皇上回太和殿批奏折去了,殿里传锦衣卫去守着。”

云起还未答,侍卫们已是如丧考妣,纷纷起身。

云起道:“我还没点谁呢,这么勤快干嘛?!”

荣庆笑道:“预备着么,免得你两面不是人。”

云起笑着起身道:“我去就是,大过节的,不劳烦你们了,弟兄们吃,给我留点菜。”

小伙子们哄笑,都道云起讲义气,有人便挟了个鸡腿笑道:“空着肚子才喝了酒,仔细脑子晕,吃点再去。”

“唔唔。”云起咬了那鸡腿,匆匆回房换飞鱼服,便一面撕吃,一面跟着小太监进了太和殿。

云起以袖子抹了抹嘴,躬身,走到龙案旁站定。

朱元璋正看着奏折,对他的出现视而不见。

一室花香沿晚风飘了进来,黄昏时节,殿上太监四处点起油灯。

云起站在御案一旁,借着灯光端详朱元璋枯树般的老脸。心想这皇帝也真勤快,年轻时打死打活,四处征战,一天就睡俩时辰。等当了皇帝,丞相也免了,御史大夫也没了,六部奏折直接送到太和殿,每天得批上千份。

事无巨细,连杀个人都得亲笔打勾,还是一天睡俩时辰。当皇帝就这么爽?

云起无法理解。

更难以理解的是:朱元璋已经七十岁了,居然还每天这么有精神,连过个节都要回来加班加点的批奏折,他要活到几岁才算是个头?

云起实在想不通,朱元璋就像个火山,在位一日,便有无数的人也许会被抄家灭族,他怎么还不死?

他还要活多久?

朱元璋淡淡道:“云起。”

云起答道:“臣在。”

朱元璋闭上眼,一手按着太阳穴揉了揉,显是略觉疲惫,云起会意,伸出手指轻触朱元璋的后脑风府穴,缓慢按摩。

朱元璋道:“行了。”

云起收回手,朱元璋又道:“记得你父亲么?”

云起心头一凛,只恐怕朱元璋又动了杀机,不知该如何作答。神经绷得紧紧的,再次开始思考。

朱元璋道:“记得便说记得,不记得,便说不记得。”

云起下意识道:“三岁时见他最后一面,现不记得了。”

朱元璋道:“朕也不记得了。”

朱元璋把头靠在龙椅上,双眼迷离地望着殿外黄昏,缓缓道:“常遇春、徐达、傅友德、刘基、李善长……蓝玉。”

“这许多年,怎连他们长什么样,朕也想不起了呢?”

云起心想,一个个都被你杀了,你只怕他们变鬼来报仇,自然得装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