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2

克鲁伦河绿洲区域,那处正式划为突厥人的家园。

云起展开朱棣写的羊皮纸,那上面竟是订的万世合约,朱棣更以血指印替代传国玉玺,按在了签字处。

历永乐,宣德,万历,嘉靖乃至崇祯年间,明军再不犯克鲁伦河以北一带,直至满清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突厥人方再度开始了大迁徙。

春去夏来,河流两岸水草丰盛,牛羊成群,绿草在夏风中如翻涌不息。

羊群如珍珠般咩咩叫着散向远方,云起呼吸了一口清新空气,叼着根草根躺在干草堆上。

拓跋锋背倚干草堆坐着,手里拿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念道:“是年董卓败亡……李……这个字怎么念?”

“斗大的字不识一箩。”云起嘲道。

拓跋锋仰头“呜呜——”地嗥了几声,正色道:“头狼不识字,但养得起媳妇儿。”

云起笑了起来,道:“啥时候进关一趟?带方夫人买点胭脂水粉儿啥的,也买点零嘴儿吃。”

拓跋锋哼哼道:“听说狗皇帝编了本永乐大典,现中原繁华得很,都说是永乐盛世,你动心了?想回北平当锦衣卫了?”

云起笑道:“锦衣卫有什么好当,侍候了三任皇帝,没一次安生日子。”

拓跋锋毛手毛脚地爬上草垛,道:“我是突厥皇帝。来,侍候师哥。”

云起笑道:“你才是真的狗皇帝,那尾巴都露出来了,还摇!”

“哎哎哎,等等!别扯!仔细衣服破了!”

“师哥,你是什么皇帝?啊?你是个坐拥着个牧场,养着百来头羊,一个草垛,两把火铳,还有个媳妇的小皇帝。”

不过在我眼中,比起姐夫那承平盛世,锦绣江山,这小天地更别有一番乐趣。

茫茫塞外,万里黄沙终将掩埋我们老去的身躯。

悠悠岁月,历史长河里,亦占不上一隅。

“但我咋觉得,你比成吉思汗还嚣张呢?”

“对,说得好!师哥疼你!”

——锦衣卫?全剧终——

番外·一树梨花压海棠

“族里还有一万四千头羊……去年冬的皮子十万四千张……”

春兰念念有词,算盘打得噼啪响。方誉在一旁抄抄写写。

“这么多了?!”云起难以置信。

拓跋锋兴奋地说:“有这么多了?!”

“你在高兴个啥!”云起拍了拓跋锋后脑勺一巴掌:“硝了十万多张皮,这都入秋了,卖也卖不掉,冬天吃皮过冬吗?”

春兰托着腮帮子:“还不是你那皇帝姐夫造孽,征的什么鬼税,现长城内外皮子价翻了六成,中原买也买不起。”

永乐帝平定北元后的第四年,鞑靼人撤出关外,彻底消失在大漠,小股商贸骑兵仍在居庸关外活动。

朱棣为打击北元人实力,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向长城内外的来往商队的兽皮、羊毛等经济产物征收重税。

这可苦了国舅爷,皮裘原材料一涨税,商人们能买的便少了,同时更把盐的价格抬高,以换取收支平衡。

云起:“来年一年的盐还没着落呢,关内市集盐巴越来越贵;皮还卖不掉。狗皇帝,快想法子,嘴里淡出个鸟来了。”

拓跋锋想了想,道:“写封信,托扬州去,让二舅想想办法?”

云起没好气道:“还是算了吧,二哥刚回扬州,做了不到半年县令,没准一转身就把老子们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