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血战长安,命如草芥的乱世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932 字 6天前

龙尾陂失利,对义军的打击是沉重的。死伤众多只是一个方面,心理上的创伤才是致命祸患!

尚让满肚子怒气正无处发泄,有人又向尚书省寄了封挖苦义军的诗。尚让看后火冒三丈,让人找来当时在尚书省值班的官员与卫士,责骂他们有眼无珠、不如不要。说完便让左右护卫将这些人绑起来,挖掉了了他们的眼睛,倒挂于中书省门口示众。

接着又出动军队,在全城搜捕会作诗的人。只要认定你会,不问缘由当即诛杀,导致三千多人在这次祸乱中无辜惨死。

身处乱世,命如草芥;弱肉强食,身不由己。此时此刻,身为一个平民百姓又能向谁说理!

义军在长安城里的这番胡闹,让原本寄希望于他们民众丧失了信心,对立甚至仇恨的情绪开始酝酿,那些降于义军的大唐将领也相继有了背叛的念头。

河阳节度使诸葛爽是个典型的“骑墙派”,当初他见义军强大,便在朱温劝说下痛快选择了投降。龙尾陂之役后,看到义军军纪涣散滥杀无辜,他断定义军不会长久,又率领河阳全境重新归唐。

此人一生都过得无比潇洒,对于他来讲,无论大唐、大齐,亦或是后来的后梁,无非换个主子而已。反正是乱世,投靠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未遇明主,全身为上。身处乱世之中,这无疑是个聪明选择!

诸葛爽的重新归唐,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唐与义军在力量上的此消彼长!

义军进城后只知享乐毫无作为,而大唐各地的勤王军却陆续赶来虎视眈眈。

宥州刺史(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党项首领拓跋思恭,也率当地部落与鄜延节度使(治所陕西延安富县)李孝昌结盟,共讨黄巢。

大唐邠州镇将朱玫击败并斩杀了前来进犯的义军将领王玟,推举李重古担任邠宁节度使(治陕西彬州),亲自率军进击黄巢。

时值四月,大唐五路援军齐聚长安。其中:

原朔方节度使(治所宁夏灵宝)唐弘夫屯驻于渭北(陕西铜川)。

河中节度使(治所山西永济)王重荣屯驻于沙宛(陕西渭南大荔县南)。

义武节度使(治所河北易县)王处存屯驻于渭桥(陕西西安北)。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屯驻于武功(陕西咸阳武功县)。

凤翔节度使兼同平章事郑畋屯驻于盩厔(陕西西安周至县)。

唐弘夫借龙尾陂大胜余威,会同泾原节度使(甘肃泾川县)程宗楚率先向长安发起进攻。

四月初五,黄巢主动退出长安,向东而去。

程宗楚先从延秋门(长安西门)进入城内,唐弘夫相继而入。王处存也率五千精锐,于夜晚时分开入城内。

坊市居民争相欢迎唐军,他们有的拾起瓦砾投掷义军,有的捡拾箭矢送给唐军,对这些“子弟兵”表现出了万分热情。只是他们没有察觉,一场惨剧正在悄然逼近。

程宗楚等人担心入城军队过多会削弱个人功劳,城破后没有告知郑畋及其他友军。唐军一进长安,便扔掉手中兵器四下乱闯,公然抢掠金银、女人。坊市中的流氓无赖,也冒充唐军,跟在他们后面哄抢不休。

而黄巢放弃长安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并没走多远,露宿于灞上(西安市东,即现在的白鹿原),时刻关注着城里情况。得知唐军军纪不整且后军未至,果断派兵重新杀回长安。

城中唐军手里没了兵器,身上还背着沉重财物,大部被义军所杀,唐弘夫、程宗楚战死,王处存仅带少数残部闯出城门,逃回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