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瞬已过十年,令人惊叹的是,这华山快剑竟然被她巧妙地融入到刀工之中。
她切出的蓑衣黄瓜,其刀法之精妙,简直可以透过那薄薄的黄瓜片,看到宣纸上的蝇头小楷。
就在此时,白萱萱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捧着那只鎏金食盒,如闪电般闪身进入厨房。
她的足尖在青砖上轻盈地点了七下,每一下都如同踩在无形的梅花桩上一般,而那食盒里温着的蟹粉狮子头,竟然没有洒出半滴汤汁。
“这是火工道人晨起现磨的豆腐。”白萱萱轻声说道,同时掀开了食盒的盖子。
那嫩豆腐在晨曦的映照下,微微颤动着,仿佛在展示它的娇嫩与新鲜。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豆腐表面的刀痕竟然暗合着真武七截阵的方位,这无疑是刀工的极致表现。
就在白萱萱展示豆腐的瞬间,萧慧的茶盏突然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凌空飞来。
只见那茶盏稳稳地接住了坠落的豆腐碎屑,没有让它们有丝毫的散落。
这位江南茶道的传人,今日换上了一套素白的襦裙,更显得清丽脱俗。
她沏茶时,袖口如同流云般翻卷,而那茶汤则在她的巧手下,被分成了十八道晶亮的水线,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雨前龙井要配扬州干丝。”萧慧轻声说道,同时她的指尖如同灵动的蝴蝶,在豆腐块上轻轻拂过。
刹那间,那原本块状的豆腐,竟如瀑布般垂落,形成了千层丝,其细度竟然能够穿过绣花针孔,这无疑是厨艺的登峰造极之作。
突然,一阵惊呼声从西墙根传来,声音的主人正是杨晶晶。
这位大D级的妹子,此刻正手持峨眉刺,熟练地挑着灯笼椒,在炭火上炙烤着。
火星四溅,其中一些不巧地落入了李一楠刚刚精心摆好的冷拼盘中。眼看着那鲜艳的红油即将染到雪梨雕花上,一场“灾难”似乎在所难免。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一楠展现出了他惊人的技艺。
只见他双指如同闪电一般,在瓷盘边缘轻轻一叩。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深厚的太极“听劲”功夫。
瞬间,三片雪梨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腾空而起,稳稳地落在了杨晶晶及时递来的荷叶盏中。
“担担面的辣子要现炕才香呢。”杨晶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抹去鼻尖上的汗珠。她手中的铁锅在掌心中飞快地旋转着,仿佛一个正在舞动的太极球。
二十年的“混元劲”修为,让杨晶晶能够将辣椒炕得恰到好处——焦而不糊,香气四溢。当那红亮亮的辣油如瀑布般浇在素面上时,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武文彬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年蜀道塌方的场景。在那个抢险的帐篷里,杨晶晶就着昏黄的煤油灯,为他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担担面作为宵夜。
而此时,白伊宁的核桃酪在砂锅里咕嘟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一段温暖的故事。
这原本可爱乖巧的女乘务长,此时却展现出了与她外表截然不同的一面。只见她双手紧贴着锅壁,掌心微微发热,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其中涌动。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运用起了传说中的“九阳功”来催动这小小的文火,让火焰变得缓慢而稳定,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的糖浆逐渐变成了琥珀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当糖浆完全包裹住山核桃时,女乘务长突然并指如剑,在锅沿轻轻敲击了三下。这三下看似随意的敲击,却蕴含着当年武文彬教她的“破玉掌”暗劲。只听“咔咔”几声轻响,原本坚硬的核桃仁竟然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颗颗绽开,却没有丝毫破碎。
就在这时,林子怡如同一只轻盈的燕子从梁上翻下,她的动作优雅而迅速,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她的鹿皮靴尖勾着一个竹篮,篮子里盛满了还沾着露水的鸡枞菌,那清新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林子怡落地时,用的正是武文彬亲传的“燕回旋”,这一招不仅动作潇洒,而且巧妙地利用了身体的旋转和力量的传递,使得菌伞上的水珠竟然没有溅出半滴。
松茸被整齐地铺在青石板上,形成了一个精致的八卦阵。清洗松茸时,林子怡的指法暗合小擒拿手的卸力诀窍,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不会损伤松茸,又能将其清洗得干干净净。就连最脆弱的菌褶,也都完好无损,仿佛这些松茸是她精心呵护的宝贝一般。
而郑芯蕊则站在一旁,手持鎏金汤勺,静静地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当锅中的热气升腾到一定程度时,她果断地将汤勺插入其中,瞬间破开了那层厚厚的蒸汽。郑芯蕊踩着香云纱拖鞋,在油渍间轻盈地游走,她的步伐如同凌波微步一般,轻盈而灵动。这港岛大小姐的“凌波步”竟然已经被她练至了踏雪无痕的境界,让人不禁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