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嚯曾说过一个事情。
这事情便是,一个人的欲望往往与他的环境呈极端对立的状况。
比如,当一个人喜欢金钱,那往往代表对方正处于一个缺钱的环境。
总得来说。
欲望的公式,是环境所造成的产物,也就是所谓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缺什么,便越想要什么!
凶手想要的是什么?
“一身.皮质衣裳?”
“不,这不是衣裳。”
徐嚯摇摇头。
柳依依的外貌条件很不错,否则也没办法得到如此多的金钱。
而第二凶手对柳依依做了什么?
对方将柳依依那张漂亮的脸剥了下来,戴在脸上。
由此可见。
“两位凶手,杀人者是因情感因素导致的心理扭曲才参与犯罪。”
“而剥皮者.”
“或许是外貌因素。”
看着赵海龙和李建业,徐嚯缓缓的开口说着。
“由此,套入公式。”
“一个人越想要什么,便代表他缺什么,剥皮者想要外貌,那么不出意外,对方的样貌条件可能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极差!”
外貌因素?
因为长相好看与难看,所以杀人?
不,不对,并未有明确的信息表示剥皮者参与了杀人,但即便只是剥皮,也足够让普通人胆寒了。
对方就是因为样貌!?
“不是单纯的样貌,而是扭曲,一种心理上,病态的扭曲!”
“就如所谓的杀人者,对方在推论中受到了情伤于是产生杀人行为,并非是受到伤害才杀人,而是情伤导致其精神扭曲,疯了,才会这么干!”
徐嚯开口解释着。
精神扭曲就是个拥有常识和逻辑的疯子,对方干什么都有可能!
剥皮者因为样貌针对人进行剥皮制衣,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剥皮者.外貌十分丑陋?”
李建业皱起眉来。
对方的身体线索警方掌握了一点。
身高一米五一米六,体重一百一十斤左右,男女暂时无法区分。
倒是勉强符合样貌的线索,只是不贴切。
“那调查酒吧干什么?”
赵海龙忽的开口。
“赵队,你知道东施效颦的典故吗?”
徐嚯再次开口解释。
东施效颦,这是东国十分出名的故事,描述的便是一个丑女模仿西施进行皱眉,但皱眉后却愈发难看。
由此可得出一点。
对方为什么要模仿西施?
对方为什么要模仿西施皱眉?
答案很简单,因为西施漂亮,对方也想自己漂亮,于是便模仿了漂亮的人,也就是西施,也因为西施皱眉好看,于是便模仿这个动作。
“这是一种很大众的心理。”
“人的思维往往无法跨越自己的眼界,你无法在你不擅长,没听说过的地方侃侃而谈。”
“但你可以模仿!”
徐嚯开口,扫视周围环境一眼。
“就像东施效颦,对方不知道美人为什么美。”
“但她知道西施皱眉美,于是便效仿,模仿。”
“同理。”
“凶手本身样貌并不好看,对方如何体验,如何知晓一个人该如何体现美貌?”
“答案只有一个。”
“抄作业!”
谁是作业?柳依依就是作业!
也就是说
“剥皮者,极有可能会模仿柳依依的一举一动!?”
李建业的瞳孔猛地一缩,浑身汗毛炸立。
会吗?
会的!
你知道富人的生活吗?知晓钱都怎么花吗?
绝大多的人,在暴富后都会去买车,买房,买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模仿,模仿认为是富人的样子。
凶手也在模仿!
“疯了吧!”
赵海龙惊骇。
试想一下。
有个人将你杀害,随后用刀子一点点剥开你的皮囊穿在身上,模仿着你的行为,你的动作,你的日常起居,直到最终代替你
“呵,不疯怎么可能剥皮!?”
徐嚯冷笑,脑子里回想起存留在法医室那四十三组dna。
“不疯.他怎么做得出这些东西!?”
言罢,他扭头看向一旁满脸懵的酒吧经理。
推理是否为真还得看线索!
“最近有没有什么古怪的人混进酒吧?”
“我指的是那种看起来就十分诡异的。”
诡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