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元神御剑,一剑斩泾阳! (万字章节,双倍求月票!)

龙族正是其中之一。

而徐行经历的前几个世界,并没有如上古神魔这种上秉天道的存在,故此,武者们一开始所模仿的,便是天地自然。

这也是为何,除去个别武学外,徐行所练的武功,鲜少会影响性情,更不会凝成“符种”、“本命真符”这么规整的存在。

规整自然有规整的好处。

就像徐行刚来这个世界,就曾意识到的从上到下,一气贯通,体系清晰明了。

无论哪一步,都有前人足迹,只要天赋才情足够,又不缺天材地宝,那么超凡脱俗,甚至破空飞升,都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与符箓体系比起来,徐行所学那些武道功法,都算是半成品,最多只到等同真人的破碎境界,再往后便只能自行摸索、披荆斩棘。

但话又说回来,正如敖峥嵘所说,在如今这个时局里,却正好适合他们这些不入正宗的旁门高手,大展拳脚、叱咤风云。

——

就在徐行等人远去不久后,黑山老妖战死的那座古庙外,又有了新的来客。

只见一个背着书箱,头戴儒巾,身材颀长的书生,缓缓从山脚走来。

看着被烧成白地的村落,以及那位于山巅的古庙,书生眼中掠过一抹疑惑神色。

徐行当初只是用十阳金焰,将黑山老妖死后爆发四散的森然鬼气、浓重魔氛给炼化,并没有去管不算祸害的乙木精气。

虽然距离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一会儿,但是此处残存的乙木精气,仍是十分浓郁。

书生行走在这山野间,甚至一种感觉,自己好像忽然回到了那阔别已有十来年的故乡。

他本是奉了自家师尊之命,为护自家小师弟周全,才星夜奔袭而来,却不曾想,竟然在此处嗅到了故乡的气息。

——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小师弟现在又去了何处?

书生念及此处,身形化作一道剑光,落到那山神庙前,想要查探一番,是否有关于师弟去向的蛛丝马迹。

可他一抬头,就看到了那尊山神娘娘的面容,不由得心神恍惚,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再次涌上心头。

面对乙木精气,书生还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感到熟悉,但是面对这张素不相识的面容,他却不知道这种熟悉感从何而来。

饶是以书生的至纯剑心,亦是矗立原地,看着那尊雕塑怔怔出神,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缓了过来。

他眉心一皱,以剑意斩灭心中杂念,无论这女子究竟是谁,终究不比小师弟的下落重要——尤其是在涉及到家乡人的现在。

书生闭上眼,精纯至极的剑意破体而出,矫跃如龙,顷刻间将古庙扫过一周,却是一无所获。

书生睁开眼,目中忧虑更甚。

以小师弟的修为,驱使“计都隐曜剑符”虽是瞒得过寻常真人,却绝瞒不过他这个对剑符极其熟悉的真人剑修。

如今既然不见丝毫气息,那只说明,小师弟要么是得了高人相助,驱使剑符离去,要么就说明,他已然落入旁人之手。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专精剑术一道的书生,都难以再追索下去,为今之计,只有先回转宗门,让师尊再算一卦。

念及此处,书生不再耽搁,身形拔地而起,化为一条风驰电掣、煌煌赫赫的虹光,横亘长空,再次往蜀中地界飞驰而去。

书生如此做派,已足称得上招摇,可沿途每一个见到这剑光的妖魔鬼怪,却都只觉目眦欲裂、难撄其锋,根本不敢有丝毫动作。

——

以李修儒的修为,就算是全力驱动“计都隐曜剑符”,飞遁之速也算不得如何,不过有了徐行的助力,那便大不一样。

徐行的五脏庙,足可在阴阳五行中任意转化,完全可以视为一座大熔炉,抽取、提炼天地元气的速度,远非寻常真人修士所能比拟,根本是来者不拒。

在飞腾的过程中,徐行亦是深刻感受到此界的广袤无垠。

他们这一路遁行,远去万里,所见竟然皆是渺无人烟,其中更是遍布无数雄伟挺拔、连绵不绝的山脉。

徐行更是能够感应到,隐匿于这些山林中的法力波动,足足成百上千,其中厉害的高手也有数十个。

果真是群魔乱舞、妖孽横行。

只不过,这些妖魔也如徐行所知那般,行事极为小心谨慎,等闲不会轻易冒头。

据敖峥嵘所说,五方魔教虽是占据了大半个中原,可其中绝大多数的妖魔鬼怪,都是只懂烧杀抢掠,不懂治理。

五方魔教中,也只有桑皇扶摇天、婆罗利仞天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度,统治、奴役臣民。

只不过到东、西两支的做法还不大一样。

桑皇扶摇天是在国度中,一视同仁地散布魔门大法,从中选拔魔道真种,培育魔门高手,以壮大实力。

婆罗利仞天则是延续了天竺的种姓制度,注重出身,以五胡为尊,汉人为卑,视贫民为炼法耗材,大肆抽取血税。

其余远离这两脉地界的凡人们,则几乎被吞噬殆尽。

这也是为何,李修儒和左擎天,看到被黑山老妖庇佑的数百名村民,会深感奇怪。

徐行一边从两人一龙口中,了解更多关于此界的情报,一边分心操持“计都隐曜剑符”,也只用了数个时辰,便带着众人跨越重重山水,靠近安南地界。

安南直抵南海,出海便是广阔千里、万里的海域,气候四季湿热。

往东是古老蛮荒、充斥原始气息的十万大山,据说此处沉睡着无数上古时期便存在的神兽异怪,乃天下修士禁区。

向西则是广大南疆,自古便是瘴疠之气横行,毒虫猛兽肆虐,乃三苗氏故地,同时也被一众邪魔外道,视为炼法修行、躲避正道的圣地。

魔劫之前,南方魔教幽游夜摩天,就曾盘踞此处。

远远望去,就见一片木质村落,沿着一条奔流入海的滔滔大河,星罗棋布。

这还是徐行来到此界以来,见到的第一个大型人族聚集地。

虽然比起徐行在先前几个世界里见到的城池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世界,规模已算是颇为可观。

在河流尽处,则是一座格外巍峨的城池,遥遥一看,简直就像是一座拔地而起、突兀现世的山峰。

敖峥嵘瞧着那座城池,再看这些村落,略微有些不解。

钱塘龙君理应在几天之前,就已赶到此处,以他这位叔父的性子,若是知道泾阳王的所作所为,定然是不闹个天翻地覆,决不罢休。

可如今看上去,此处竟然没有丝毫战斗过的痕迹,莫非叔父还没有到此,就已被人在半道拦截?

左擎天则是叹道:

“柳兄本是托人传信,我也不知,来到此处后,要如何寻他。”

徐行却笑了笑,轻松道:

“既然找不到柳兄,倒不妨让他来找我们。”

左擎天有些不解:

“不知前辈要如何作为?”

他们在安南本就是人生地不熟,此处又是泾阳王经营了数百年的老巢,又要用什么方式,把消息传到柳毅手中?

左擎天在被徐行传授了“山河潜龙诀”后,对这位疑似上古龙族前辈,可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以,听到这种说法,他只怀疑徐行有什么奇门术法。

徐行看向那座城池中,最为宏大高耸的建筑,目露奇光,云淡风轻地道:

“只要我们在这城里,闹出些大动静,想必柳兄无论在哪儿,都能看得清楚吧。”

言毕,他回过头来,看向敖峥嵘三人,露出一排洁白牙齿,灿烂一笑,笑意亮堂如明灯,照进三人胸怀中。

“这种事,徐某可擅长得很呐。”

就在那座,被徐行盯上的宫殿内部。

这处殿宇修筑得极其庞大、华贵,四处都立了盘龙华表、珊瑚水晶,顶上镶嵌着数百颗大小一致、晶莹剔透的夜明珠,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这里,正是越人始祖、安南水神,泾阳王的宫殿。

宫殿最深处,一个身穿白袍,外罩金甲,举手抬足间,充满无穷威严的中年人,垂首望着跪在身前的男子,沉声道:

“那贱婢已被我镇压数十年之久,日夜经受魔火炼魂,被九曲阴泉冲刷肉身,又是从何处得了助力,得以破开封禁?”

听到主上以如此语气问话,那人身形伏得越发低,浑身颤抖,涩声道:

“那人法力虽是低微,手段却极为惊奇,君上所设禁制没有被破解,只是出了一丝纰漏,那龙女似乎就是从此脱身。”

“纰漏!”

泾阳王自家人知自家事,为了关住这头海境真龙,他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精元法力,可说是慎之又慎,又怎么会出纰漏?

泾阳王还没来得及发作,身后便传来一个和缓嗓音。

“君上不必动怒,想来那纰漏,也当是旁人施法所至。

要不然,以敖家公主如今残存的法力,纵使真有什么纰漏,又如何把握得住?

君上大法未成,还不愿害她性命,所以虽是辅以魔火、阴泉,但所用的根本法门还是山水禁制。

想来,这人应当是风水一脉的术士。”

这人好像是为稚童开蒙的教书先生,分析事情经过时,语调慢条斯理、悠哉悠哉。

原本心浮气躁的泾阳王,听到这话,也渐渐安静了下来,长叹一声:

“先生所言极是,本王也是近来修行魔门大法,太过心切,以至于失了定境。”

那人又是轻笑一声:

“钱塘龙君那边,自有南疆赤蛊岭巫神九头王、五台山邪剑派掌教混邪老祖等一众旁门宗师坐镇。

这老龙虽是凶顽,毕竟也曾领钱塘江神箓,根基必然非是完好无损,如今那边又得魔门北支之助,也不虞他掀起什么风浪。”

泾阳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