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章,汇合了?要不要干把大的?

所以说,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保安团的老兵可都是优秀得很,少一个都是极大的损失。

而在八路那边,只要你手里有枪,仓里有粮,上头给了编制,那么就可以随意的拉人了。那些百姓青年,只要有想要打鬼子加入八路军的,那咱就拉进来,训练训练就是正经的战士了。

得益于八路的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以及严格的群众纪律,使得八路跟百姓真的就成了鱼跟水的关系。所以,八路想要征兵,不要太简单。

只是这样做,拉队伍很快,但是战斗力下降也很快,尤其是队伍发展迅速的这两年。八路这边的军事干部奇缺,一个班能有一个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当班长就是很不错的部队了。

想想看,八路最初的时候是三个师五万多人,现在马上就到1940年。到了40年这一年,八路的兵力达到了40万人……就算最初的五万多人一个都没损失,这也是一个人带八个人的局面。

何况,这两年各种战斗损失可是不少。哪怕在陆续的发展壮大,可依旧是缺乏老兵的,就别提干部了。

所以,保安团这些上上下下的干部跟战士,恐怕早就被那些知道保安团根底干部们给惦记上了。只是诸多限制之下,保安团依旧是保安团,没动样子。

保安团走的依旧是精兵路线,依旧是强大的火力配合有效的后勤,然后用火力碾压鬼子的战斗方式。

在保安团的征兵政策中,民兵的选择优先度是最低的,实在是没人的时候才会从民兵当中调取兵员。

哪怕各村各寨的民兵们都削尖了脑袋的想要加入主力部队,胡一舟依旧是优先选择那些适龄青年入伍训练。哪怕青年曾经是民兵,但也要经过严格的新兵训练才行。

尤其是九寨跟周边的民兵,胡一舟很少把他们拉来进入保安团主力中,还经常性的把那些因伤复原的伤复老兵安排到各个民兵队伍中。

可以这么说,九寨的民兵,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水平,甚至干部的素养,都不比八路差。

因为只有这样,胡一舟才敢在一些必要的时候,把保安团整体的拉出去进行作战而不必担心后方失守。

这不今年,在完成秋收秋种之后,保安团又把几十个适龄青年招收进了保安团新兵训练营,跟着民兵总队过来的民兵们一起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