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六章 釜底抽薪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716 字 27天前

雨雪自房檐滴落,滴滴答答连续不断,却仿佛一声声战鼓在诸人心中敲响,心惊胆战、震耳欲聋。

“福运昌隆”、“天纵之姿”,这是可以用来形容一位庶出皇子的词汇吗?

倘若以此冠于庶出皇子,又将太子置于何地?

刘洎神色彷徨,李积欲言又止,裴行俭挺直脊背……

一直不愿掺和进各种争斗的马周却毫无所忌,只略微沉吟见其余人并无表态之后,便锵声出言:“天命有属、纲常有序,如今国本稳固、帝国昌盛,吾等臣子自当辅佐陛下开创千古未有之盛世,效忠陛下、效忠太子、效忠万民。”

裴行俭也道:“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自可命宗正寺择取良名、录入玉蝶,倒也不必兴师动众。”

刘洎不着痕迹的与李积对视一眼,皆保持缄默,既未附和马周、裴行俭,也未逢迎陛下。

东宫之属早已确定,天下臣民无不景从,即便如今围绕在东宫周围力挺之辈皆房俊一系,但想要通过易储来达成权力之攫取、压制房俊一系,却不是那么容易。

毕竟身为人臣“忠”字当头,不仅要效忠皇帝,亦要效忠太子。

储君也是君。

事成自然最好,可一旦事败,那等后果绝非任何人能够承受。

纵使心中有所考量,也万万不敢示于人前……

李承乾面色阴沉,缓缓颔首:“好,好,好。”

连说三个“好”字,而后起身,拂袖而去,留下四位重臣愕然无措、面面相觑。

马周看着其余三人,目光尤其逗留在李积、刘洎脸上,沉声道:“吾等人臣当守纲常之序,切不可心怀投机、自私自利,否则动摇国本、祸乱社稷,罪在千秋!”

起身施礼,大步离去。

裴行俭紧随其后。

李积看了看刘洎,摇摇头,轻叹一声。

马周显然已经洞悉他们在支持储君一事上立场不坚、左右摇摆,所以才不顾忌讳、不怕激怒陛下,于这御书房内说出那等严厉之言语。

刘洎则苦笑,四下张望一眼,低声道:“当真冤哉枉也,倘若陛下铁了心,又岂是吾等人臣所能左右?”

李积一声不吭,起身离开御书房。

在大唐,君王的意志未必就是金科玉律。

高祖皇帝亲立太子,结果玄武门之夜以下犯上、逆而篡取,缔造“贞观之治”;太宗皇帝数次意欲易储,好几次甚至已经做好布置到了动手的边缘,结果却功亏一篑……

这大唐的储君之位从立国那天起便是权力漩涡、风雨飘摇,动辄改天换日、粉身碎骨。

只不知当今太子是如陛下那般风雨飘摇之中屹立不倒,还是如李建成那般深孚众望却骤然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