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孙汪乐却坚称自己用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中间相差的45分钟时间,他到底干了什么,就像一团迷雾,无人知晓。
这巨大的时间差,无疑成为了案件侦破的关键突破口。
再加上孙汪乐之前接二连三的撒谎行为,先是隐瞒当天外出的事实,后又在行踪描述上漏洞百出,这一系列可疑举动,让警方更加确定孙汪乐有重大作案嫌疑。
于是,警方果断采取行动,立即对他的家进行全面搜查。
在孙汪乐摩托车的后备箱中,警方找到了一把锤子。
这把锤子外观看起来普普通通,上面并没有明显血迹,但警方深知,不能仅凭肉眼判断就放过任何可能的证据。
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锤子封存起来,送往市局做专业的微生物鉴定。
搜查工作仍在继续,更让人惊讶的发现接踵而至。
警方在孙汪乐的手机中发现,他刚刚看过一篇暴力小说,当仔细研读小说内容后,里面的一些细节与这次案件有着惊人的相似。
小说中描述的作案手法、场景等,几乎与现实案件如出一辙,这绝非简单的巧合,它似乎在暗示着什么,让整个案件的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几天后,那把至关重要的锤子的鉴定结果终于出来了。
当看到鉴定报告上清晰地显示检验出了死者王某平的DNA信息时,在场的每一位警察都明白,孙汪乐的作案嫌疑已毋庸置疑。
此刻,所有的线索就像拼图的碎片,终于完整地拼凑在了一起,真相大白于天下,等待孙汪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
面对如山的铁证,孙汪乐到案后再也无法狡辩,当场承认了自己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
然而,当他说出作案动机时,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他神情木然,声音低沉地交代,那天他像往常一样,骑着车准备去网吧上网,寻求虚拟世界里的刺激与慰藉。
当路过事发地时,看到正在河边专注洗瓜的王某平,一个可怕的念头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中闪现,他突然就有了想要打人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