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丰臣秀吉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念头

“在史书中,只会记载腐败黑暗,以及贪污等事情,却是不会详细的记载其过程的。”

“要不然,在我们华夏千古的历史之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无头悬案,疑案,谜案了。”

......

【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二日,大明使臣杨方亨与沈惟敬,来到了樱花倭国的大坂。】

【而丰臣秀吉,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

【自从小西飞,出使大明回来之后,小西行长就给丰臣秀吉送来了,让丰臣秀吉都没有预料到的好消息。】

【因为,小西行长送的消息是,大明王朝既然都全部同意了,他当初所提出的那几个明倭两国议和的要求。】

【这是丰臣秀吉,万万没有料想到的结果。】

【丰臣秀吉虽有存疑,大明王朝为何会如此轻易就答应了自己提出的要求。】

【但一想到大明王朝,乃至华夏汉人所建立的中原王朝,传承的也是上古的周礼仁诚信的制度,疑虑也便少了几分。】

【为此,丰臣秀吉还在设宴,隆重的款待大明使臣。】

【酒过三巡,册封仪式正式开始。】

【当杨方亨一脸庄重地展开明神宗的册封诏书,正欲要高声宣读册封诏书的起来的时候。】

【忽然就被丰臣秀吉出声,给打断了杨方亨宣读。】

【而丰臣秀吉的这一打断,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因为在这短暂的接触下,大明主使杨方亨所讲的汉语,都是由大明副使沈惟敬进行翻译的。】

【这使一向小心谨慎的丰臣秀吉,在这个时候忽然就闪过了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也彻底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丰臣秀吉出身贫寒,没有受到过樱花倭国正统的识文教育。】

【但在丰臣秀吉崛起的过程之中,丰臣秀吉也在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识文能力与水平。】

【在丰臣秀吉掌权之后,基本都能通熟倭国的文字,但是对华夏中原的汉字认识方面,还是相当的有限。】

【这也是小西行长,敢与沈惟敬一起合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丰臣秀吉看不懂复杂的华夏中原皇帝下达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