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见到徐院长!

几人欢声笑语,回荡在不大的早餐店里。 试验大功告成后,大家终于能够放松下来,品尝这顿美味的早餐。 ">

第378章 见到徐院长!

第378章 见到徐院长!

几人欢声笑语,回荡在不大的早餐店里。

试验大功告成后,大家终于能够放松下来,品尝这顿美味的早餐。

吃完早餐,陈宇凡让几个人都赶紧回家休息去了。

毕竟忙活了一整个晚上,身体肯定吃不消。

“你们赶紧回去休息,今天你们几个...我都批一天的假,回去睡个好觉。”

陈宇凡是轧钢厂维修改造项目的总负责人,刘胜东、李志明、小孙都是他的手下。

所以他自然有资格给他们批假。

在分别之后。

陈宇凡并没有回家,而是又回到了车间里。

他挑选了一桶品质最好的自研润滑脂,将其仔细地包装好,确保一滴都不会漏出来。

陈宇凡又将这一整晚所有的实验数据和报告,重新整理了一份。

包括六次失败的和最后一次成功的详细记录。

全部都装在了一个文件档案之中。

这个是要送去工业研究所,给那边的专家们过目的。

.............

陈宇凡骑上自行车,一路飞驰,来到了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德路。

若是在21世纪,这里是四九城的二环,属于是核心地带,周围的房价至少也是十几万一平米。

但在1962年,德胜门外集中了不少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属于是近郊工业区。

这里还靠近四九城砂轮厂和京张铁路的一条支线,运输材料也非常的方便。

陈宇凡这次要来的“第二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院”,就位于安德路87号。

第二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院,也因为是材料领域第六个国家级研究院,所以通常被简称为“材研六院”。

在华夏材料学领域,是响当当的存在。

............

陈宇凡站在第二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院的大门前,仰头望向那块褪色的牌匾。

“第二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院”。

据说这一行字,还是刚建国前,某位院士亲笔题写的,对方也是第二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

在1953年的时候,对方去世,才由现在的徐院长接任了这一要职。

这一行字中,各个都透着庄重,仿佛在诉说往昔的科研成就与使命,令陈宇凡看着就心生敬畏,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不凡。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紧张的心情,整理了一下略显旧的灰色中山装。

这套衣服虽朴素,却是他重视此次会面的证明。

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帆布包,里面装着熬夜赶制的研究报告和珍贵的润滑脂样本。

大门是老式的铁栅栏门,漆成墨绿色,岁月的侵蚀让部分地方生锈,露出斑驳的铁灰色,无声地见证着时光的流逝。

门卫室在旁边,是一间不大的砖房,窗户糊着泛黄的报纸,门口挂着写有“值班室”的木牌。

一个穿深蓝色制服的中年门卫从里面探出头来,眯着眼睛打量着他,眼神中带着职业性的警惕。

“干什么的?”

门卫声音低沉,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陈宇凡连忙上前一步,从帆布包里掏出介绍信,双手恭敬地递过去:“同志您好,我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陈宇凡,来找徐院长。这是黄老给我开的介绍信,有重要的研究资料要交给徐院长。”

门卫接过信,皱着眉头看了看信封上的字,又上下打量陈宇凡。

陈宇凡明白,自己二十岁出头,带着学生气,袖口磨白的模样,确实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师。

门卫嘀咕一声:“黄老的学生?”

他只是个门卫,对于姓黄的工程师并不清楚。

但他拆开信封,抽出信纸,上面盖的“四九城工业大学”的红章,他倒是认识。

门卫扫了几眼,似乎确认了信息无误,才点点头:“行吧,你等着,我去通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