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终于特么上当了!(6k求订)

冯暨听了这话顿时眉飞色舞!

这可太特么的有道理了啊。

上大学的时候冯暨就整天泡在网吧里,他是真的聪明,也是真的喜欢玩游戏。

可等到他终于找到了跟游戏相关的工作后却发现,生产游戏的人好像并不关心游戏好不好玩,他们只关心游戏赚不赚钱,能不能让自己的履历变得更光鲜。

看到冯暨那仿佛遇到知己般的表情,吕尧心底也跟着感慨起来。

很多游戏行业的从业者,总觉得做一款游戏需要很多很多东西,要钱,要技术,要推广.却唯独忘了做这款游戏要不要好玩。

就说十年后,抖音的母公司字节够有钱了吧?

但他们在2025年大力推广的moba手游,号称国外注册用户十五亿,游戏质量超高,但等真进去后就会发现,那游戏里面的人物建模充满了塑料感,动作绑定僵硬古怪,人物背景故事设定更是粗制滥造。

很难相信,在2025年还能看到这么粗制滥造,而且还是出自大厂的moba手游了。

一个游戏的“塑料味”是要靠“细节”和“诚意”才能打磨掉的。

最明显的表现就体现在皮肤上。

王者荣耀的皮肤越出越里胡哨,法相,光相,炫光.团战的时候一群氪金佬打架你只能看到光效满天飞,甚至找不到英雄在哪里。

而英雄联盟手游那边的英雄特效也要收敛克制很多了,虽然也有特别里胡哨的,但英雄联盟手游在竭力克制特效的光污染。

在英雄设计的背景上那就更不用说了。

英雄联盟大火的时候,光是英雄联盟二创的,动漫和影视作品都多少了?更别说后来的“双城之战”,希尔科成了无数人的意难平。

老外的圈钱思路是:我得把这个东西做成一种“文化”,这样我就能一直圈钱了。

国内的圈钱思路是:我特么得赶紧骗氪一波!不然我要亏死了(没赚的钱就是我亏的)!

吕尧聊着聊着就转回到他们正在开发的游戏项目上:“所以细节和故事一定要讲好,不同阵营,同一个阵营不同的区域城邦的英雄,他们背景,风格,甚至走路的姿态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方面冯暨很擅长。

他本来就擅长讲故事,抠细节,所以他对吕尧笑道:“这个请吕总放心,我会把控好的。”

细节这个东西是你玩的时候可能注意不到,但一对比就能对比出来的东西。

就像英雄联盟手游和王者荣耀手游的对比,在英雄联盟手游没上线前,国内没得选,所以只能被摁着头吃屎。

当初吕尧被这破游戏支配的那叫一个火大,尤其是里面的elo机制,更是把人恶心到爆炸,为此吕尧还他妈的气得摔碎了个苹果手机。

可偏偏王者荣耀运营还他妈的嘴硬不承认,直到后来磊哥横空出世,直接打碎了王者荣耀运营那比星际战士陶钢动力甲还硬的嘴。

可惜那时候吕尧早就退坑了。

英雄联盟手游上线仅仅一个月,吕尧就再也玩不下去王者荣耀那傻逼玩意儿了。

从此戒掉农瘾,天地甚宽。

而英雄联盟手游虽然多玩几把容易累,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搓两把也确实清爽舒坦。

吕尧不打算复刻一个英雄联盟手游出来,它会比王者荣耀更细节,但比英雄联盟手游更轻便,不那么容易让人容易疲乏。

至于这里面的度怎么拿捏,那就要看后续的测试了。

聊完游戏本身,他们又聊起商业化的手段,吕尧是专精这方面的,所以他笑道:“其实营销没那么难,但需要一点点天赋,还要扔掉一点点良心。”

冯暨:“.”很好。

果然是他学不来的方法。

不过没事来找吕尧聊天,也成为冯暨日常生活里的乐趣之一了,因为吕尧总能说出一些超脱当下思维框架的奇思妙想。

……

《射了个射》发布两周后,下载量已经正式超过千万。

两周的时间,好几个大厂注资的游戏开发工作室都相继推出了类似的小游戏。

比如《biu了个biu》,《枪了个枪》,《无尽射程》,《迷宫射手》等等小游戏,这些游戏背后的金主不仅有鹅厂,猪厂和阿里,就连盛大也没闲着。

看到盛大的时候他还愣了下,然后才想起来这个阶段盛大确实还没倒来着。

这个阶段盛大正被鹅厂按着头打,再过几个月盛大就会把手下的「盛大文学」整体打包出售给鹅厂,然后盛大渐渐从互联网消失。

盛大也是很有意思。

这个公司一直立志做国内的迪士尼,但他真正发家却是从代理传奇开始的。

盛大虽然因为游戏得以发家致富,但是盛大ceo却一直都看不起游戏,曾经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传奇》是款烂游戏,盛大是个好公司。”

对自己钱途的不尊重,最终导致了他在互联网浪潮中一败再败。

如果立足未来回头来看,就能知道盛大ceo丢了多大一颗摇钱树,丢了多大一片江山。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如果”只有吕尧有。

对于竞争对手搞出来的这些游戏,吕尧挨个下载下来玩了。

在吕尧有“未来视野”的情况下,靠着王哥那边的强大技术团队,以及杨琦督导的美术风格,了一个多月搞出来的小游戏,对手只用了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搞出来了。

而对手搞出来的这些东西的结果就是——细节表现差。

就像吕尧跟冯暨说的,细节是一种初看察觉不到,但一对比就能原形毕露的东西。

不管是音乐,打击感,美术风格又或者是机制,运营,这些小游戏都差了点意思,每一项差了点意思堆在一起,就是差了好多意思。

更别说吕尧这边的《射了个射》已经迭代过两次了。

于是吕尧直接通知项目组把已经做好的“匹配组队对战”功能也上线,准备开始《射了个射》第二阶段的运营。

第二阶段的“匹配和组队功能”是为后面的moba手游做测试,小试牛刀而已。

同时吕尧还准备加强这个游戏的社交功能。

语音功能和好友列表功能,将在几天后上线。

新出的匹配组队功能可以让不同玩家参与进同一场对局中,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但每次升级的“强化效果”仍旧是随机的。

原本的无脑暴力刷怪小游戏,忽然就有了策略和对抗性——因为单位时间内刷新出来的经验资源是有限的,怎么提升保住自己,并让对手升级变慢就成了用户需要考虑的事情。

于是热度已经下滑的《射了个射》顿时开始热度的迅猛拉伸。

尤其是里面「自定义房间」功能,可以让好友在里面相互pk,多人pk。

没有等级差和战力差的前提下,上手即玩的小游戏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拉新效果。

之前氪金的武器特效和皮肤在此刻也开始有了真正的“展示”之地,于是《射了个射》的流水再创新高,一千多万的注册用户,贡献了差不多三千多万的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