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晨。
船队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日夜不息,很快就要到达虎踞龙盘的金陵。
对于这个六朝古都、八朝都会,王九心怀崇敬。而对于此间一些人和事,却有着说不出的膈应。
但无论如何,人可因地而杰,地却不能因人而脏。
再说心情还行……
西南已基本实现夙愿。川黔湖广的改土归流,已在新“世袭土司”官的掩护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无论基础建设还是制度建设,那里相对于这时代,每天都在一日千里。
最基础的民生是粮食。首批杂交稻的成功,与配比肥料间世,解决了那里“民以食为天”,这个最根本而长远的问题。
关于杂交稻?
王九刚上皮岛时,就已找老农、学生结合起来,提出杂交、提纯这个后世的优种理论。且拨出专门而充足的经费,鼓励其沿着正确方向无限折腾。
在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早已取得重大突破!而前年经略占城,又有了最佳、大规模试验的契机。
所以有了杂交稻。而不提纯的杂交稻!二代种子就会出问题。每年只能以粮换种,新土司能调啥皮?
关于配肥?
感谢前世良心的义务教育,也幸亏当年下过地,使王九不但知道氮磷钾,还知道哪有氮磷钾。
于是,他让人以皮岛的豆饼、煤矿渣、石灰不断配比,反复试验,最终得出最机密的配比……
肥力循环公式:
豆饼粉(氮源)15斤 + 煤矿渣(钾源)8斤 + 熟石灰(磷源)5斤 = 千斤土壤增产23%
讲政堂的干部知道:煤矿渣需过筛去除大颗粒,石灰需提前两周撒施中和酸性。
肥料的秘密或许终会泄露,但杂交种子永远操控在长兴岛。非掌控之地就别想颠覆性丰收。你也可来长兴岛买种,但很贵。
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解决了这时代最大问题。当然,王九还有其他经济手段。
经济链运转流程
1. 土司提供矿砂卖给长兴岛。
2. 长兴岛的先进农具、种子、其他商品卖给土司。
3. 农户以增产的粮食,和帮土司开矿的工钱,向土司换盐、农具、种子、其他商品。
前三样,已实现边区内部民生的正向循环。
4. 土司征三样低税:粮税盐税矿税,盈余用于修路与水利。
5.重庆南党的粮秣军需,以及又送来的三百船粮,就是水利与修路的启动资金(土司向长兴岛借款)
6.现在只管大搞建设,管吃住还有工钱,边民们干得起飞。当土司借款逐年还清,边区道路已四通八达,边民早已丰衣足食。
后三样,在实现边区的整体富强,且无需长兴岛长期扶贫。
有饭吃、有钱粮盐赚(出工搞建设、挖矿),边民的生活,已超过八成以上的大明百姓,他们只想给王九立生祠。
再加上村、乡、县三级管理模式的成型,曾经的皇权不下乡,已在西南边区成为历史。而这些行政官吏,都是长兴岛的人……
所谓的新“世袭土司”?他们除了本身就是王九心腹,除种子要依赖长兴岛,除军费要长兴岛出大头外,不但无钱粮控制力,还分为十八个土司。本质上仅是个驻军头领……
只要长兴岛不败、王九不死,他们即使有心造反也没这能力。
这才是彻底的改土归流。一旦有需要?仅需王九的一纸军令。
不过,这十八处土司共有近六万兵力,军费由当地自筹一半,另外由长兴岛出。倒是个沉重的长远负担,好在有南党之前的倾力“资助”,还可维持几年。
而价值就是,王九从此在西南有了六万精兵。不但让云南黔国公府必须老实,还在南党头上悬把剑。顺流而下!他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