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拜师,极为重要。回宫后,再举行隆重的拜师礼。”
“对,现在先吃饭。这么好吃的饭菜,陛下一定要多吃一点。”轻风走过来,拉着刘协回到饭菜前。
王允虽然还是有些疑惑,可看在蔡成救出陛下的份上,而且还有之前蔡成的一番雄辩,倒是不反对小皇帝拜成公子为师了。
因为如成公子这般,不仅饱读圣贤书,而且还能有自己的思想,在大汉可是极为稀少。
大概只有庞德公、司马徽等寥寥几人能有如此学识吧。
不过,王允还是准备每年要见刘协一次,考校刘协的学问,也能知道蔡成这位帝师是否称职。
既然陛下已认自己为爷爷,自然要尽到做爷爷的本分。谁让陛下已没有亲近之人了呢?
饭未吃完,有人来报,说徐荣请降。
“哈哈哈哈——”蔡成放声大笑。“又得一良将矣!”
饭后,蔡成就拉着王允、贾诩两人,开始商议拥陛下返京回宫之事。
而法正则拉着管笃,开始探讨军事谋略去了。
按王允的意思,刘协返京,是重振朝纲的大事,所以必须要隆重。
对此,贾诩也深表赞同。
蔡成当然不反对。
等他们看到蔡成为刘协入京准备的阵仗,他们定会大吃一惊的。
还有五天就是年节。
刘协应该在京都之内过年节,也冲冲京都内的晦气。
今年还算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本来刘辩上位,要等年节过后,才能建立新的年号。
谁知道,一年内,又换了个皇帝。
所以,刘协进京后,朝堂之上,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年号。
至于第二件事嘛,那当然就是“拜师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