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采用公历(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98 字 7天前

“而且,诸公请细思之,如果把今年改成‘汉三百九十三年’,是否更显我大汉国祚长久?”

徐岳轻飘飘的两句话,直接就让丁宫无言以对。

是呀,高祖之后有文帝,文帝之后有景帝,都是没有年号的。

修史者为了方便记载,只好按战国之法,记成“高祖××年”、“文帝××年”……

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如说成“汉××年”来得气派。而采用“汉××年”,确实更显大汉国祚长久。

“那能否把如此改变叫做‘国号’,而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帝年号’?”许栩提出了折中意见。

“季师公这个‘国号’的提法很好好。”荀彧马上称赞。

“高祖登基立汉那年,就作为汉历元年,同时也是汉元年。有朝一日,汉被其他朝代替代,他们也不用再改用他历。

“比如在一千年后,出现一个赵朝,那赵朝元年,就是‘一千三百九十三年’。

“可见,我们不能把‘汉’冠于历法,而是要再改一个称呼,比如‘公历’。如此,汉元年,也就是公历元年,而今年,则是‘公历三百九十三年’。诸公以为如何?”

诸公都在沉思。

半晌后,丁宫开口道:“对,叫‘公历’比叫‘汉历’更合适,也能够适用于任何朝代。”

听到年岁最大的丁宫都表示赞同,其他人也都表示同意。

从此,大汉将采用“公历”纪年,而今年(公元190年)便是公历393年,也是献帝元年。

杨彪却翻看着徐岳拿出来的《公历》皱眉不止。

“公河,《年历》上怎么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符号?此为何意?”

大家也都再次看向徐岳,他们也看不懂这些符号。

徐岳哈哈一笑。“诸公,此乃成公子发明的‘大汉数字’。”

说完,他起身走向之前荀彧观看舆图的图架,取下木架上挂着的纸张。

大家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图架竟然是一块小黑板。

正当大家不知这黑板做什么用途之时,便看到徐岳从黑板下一支白色的棍状物,然后便在黑板上书写起来。

这……

这太神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