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们扪心自问,面对成公子如此阳谋,他们如果是陶谦等五州刺史、州牧,该如何应对?
结果发现,根本无策破解。
尤其是陶谦。
你支持要么来京述职,要么公开反叛。
当然,这还断了五州士子的仕途,必然会引发五州士子的反对。
士子与士绅豪强紧密相连,五州的世家大族恐怕从此要陷入某种分裂。
你还别喊冤,因为《汉报》会把这一切,和盘托出,登于《汉报》之上,让天下人都知你是反贼。
再进一步,你真是拼上性命不要,来京述职。便要追究你“兖徐犯青州”之罪,哪怕不杀你,恐怕也得下狱吧?
要知道,在大汉,破坏春耕,可是灭族之罪。
正史中,曹操因兵士践踏了禾苗,都要以发代首惩罚自己,可见农耕对大汉的重要性了。
当然,由于没处理破坏青州春耕的真正策划人,也就是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但至少可以罢你官职吧?
毕竟三公九卿只是建议,听不听在你。
你听了,且还付诸行动,当然是你的罪过最大。
作为一州之刺史,你陶谦出兵破坏他州春耕,就想想看兖州士族的下场吧。
刘岱聪明。
他不仅不参与,而且还上疏朝廷说明此事。
刘岱不仅顺利脱身,还得到了先帝的信任,很快就被陛下派往青州,成为钦差大臣。
转眼间,又成了并州州牧,再成为内阁大臣。
可兖州参与“犯青州”的士族呢?先帝下旨,凡是参与了的士族,都被朝廷罚得倾家荡产。
最惨的就是泰山郡的世家大族,被罚没了九成以上的田地不说(只留下足以养活一族之人的田地),家产至少十去八九,已全部沦为寒门,甚至连寒门都不到,被迫加入农庄,成为了普通农户。
兖州士族就不会反抗吗?
反抗什么呀?兖州兵马都被鲍信、于禁两人送给青州了,哪里有抗旨之力?
真敢抗旨,信不信先帝会马上下旨,让青州护民军铲除抗旨的兖州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