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坳城,柴玉去柴家木家,讲述了他找到两个妹妹的经过,脸上洋溢着异常的喜悦。
柴家木:“她们不想再回去老家吗?”
柴玉:“她们在那儿有她们家业,怕是今生不会离开那里,那儿已然是她们的第二故乡。”
柴家木:“她们都成家了吗?”
柴玉:“柴桃成家了,有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柴杏还单着,眼光高,没有她能看上眼的,这人兜里有了钱,对男人的要求也就高了。”
晚上苏丽丽做了手擀面,留柴玉在家吃的,因为柴玉也快三十了,不能总是一个人,柴家木惦记着帮他找个媳妇。
柴玉:“等我攒点钱再说吧,成了家,总要添置点新东西,看看单位能不能解决个房。”
柴家木:“既然这样,你就先解决成家问题,到时申请房子也算有个理由,一般先解决夫妻无房的职工。”
就在柴玉回到山坳城一周后,柴桃和柴杏到山坳城,拜访了她们的堂兄柴家木,还要说有钱就是大方,见面礼就是硬头货:两只南京盐水鸭和两瓶名贵酒,另外还给两个侄子一人买套衣服。
即便柴家木位居企业一把手,也是个穷领导,那个时候不兴给领导送礼,领导也跟廉政,用两袖清风形容更为贴切。
二姐俩到柴家木家串门,无非是叙一下亲情,证明还有堂兄妹的关系在,吃过饭,她们又回去继续做她们的生意。
无论哪个年代,是凡做点生意,都比上班挣死工资富裕得多,干赔了另当别论。而柴玉的想法则相反,有份工作足矣。
在柴家木夫妇的帮助下,柴玉处上了一个对象,叫万紫薇,因为有柴家木这层亲戚关系,女方自然满意,再确定恋情后,她的工作也解决了。
很快结婚,当年也分得一户房子,虽小点,很多人还没得到,这里有顾及到柴家木的因素,理由是柴玉曾参加过革命战争,对待英雄的待遇显然要跟普通人不一样了。
赶上八月节,柴玉提议,让柴进家人,柴桃夫妇及孩子和柴杏都到山坳城过节,这么一大家子,好在柴家木家的房子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