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请缨平贼

奏疏正是在登州的李俊业写来的,在奏疏中,李俊业主动请缨出兵剿灭张献忠,关键是李俊业还表示他白打工,全程不需朝廷给一两银子的军费。

看完奏疏,崇祯心中顿觉得对李俊业不少愧疚,他心中已经决定,此战不管李俊业胜与不胜,他都将李俊业高抬一步。

毕竟在这个时候,还能像李俊业如此“公忠体国”的将领,着实不多。

“这李卿真是公忠体国啊!”

崇祯拿着李俊业的奏疏,在王朝恩面前晃了晃。

王朝恩忙道:“这都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哪有什么公忠体国之说,倒是陛下宽容大量,善于提拔人才,知人善任。”

这顿马屁将崇祯拍的飘飘然。

“这马屁就少拍了,即刻将这奏疏送往杨学士手上,看杨学士怎么说!”

崇祯朝王朝恩摆了摆手,王朝恩恭敬的接过了奏章。

杨嗣昌在崇祯心中分量还是很重的,他一直多次都在朝堂保杨嗣昌。

杨嗣昌接到奏疏时,闻知是李俊业主动请缨前来平定张献忠之乱,听到李俊业名字,杨嗣昌心中就不甚悦,然而当他知道李俊业不要一分军饷是来白打工的,不免有些喜出望外。

正好手上现在无兵无将,来个白打工的,不要白不要,杨嗣昌便大手一挥,亲自给崇祯写了一封信,将此事应承下来。

李俊业之所以主动请缨出兵剿灭张献忠,并非是李俊业有多“公忠体国”,而是李俊业没钱了。

现在李军有四千多人,每月人吃马嚼,光军饷马料支出就要八九千两,再加上军事训练的支出,武器装备的置办,每月啥事不干,几乎都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李俊业现在由在组建水师,光是船坞建造的两艘风帆战舰,每一艘也需要白银好几万。

若再算上望云城的重建,和其中无数的工人薪资,李俊业每月的开支是非常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