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李俊业看后大失所望,这与其说是条小道,其实根本就没道,至于疾风营所说的道,完全就是在密林草丛中用柴刀临时砍出来的仅一人通行的小道,山势非常陡峭,还需人手脚并用方才爬的上来,最要命的是半山腰上一条十二三丈高的绝壁横亘其中,彻底将这条临时砍开的“小道”堵死。
绝壁成垂直的九十度,除了飞鸟之外,几乎再无任何两脚的动物能够爬上去。
正是因为有这条绝壁的存在,贼兵们信心满满地在这里没做任何的防守,而是把本就不多的兵力安置在他们认为更容易被突破的地方。
“这样的绝壁,你们也能上去?”
李俊业指着绝壁,将信将疑的问道。
贺浊自信点了点头,“将军,您看好就是。”
疾风营两个军士,当即拿出了一张大弩,这张弩虽然也采用了滑轮结构,但比李军制式滑轮弩还大一倍多,以至于一个人根本无法上弦,需要两个人采用脚蹬的方法,才能上弦成功。
上弦之后,却见他们拿出了一支别致的弩箭,为什么说他别致呢?因为这支弩矢前头并非是箭头,而是一个四爪挠钩的钩头,挠钩不大,比常见的挠钩小的一倍不止,但用精钢打造,坚固无比,后面连接着细小的麻绳。
这支别致的弩矢上弦之后,在两个军士的配合下,将这支大弩举起,对着悬崖上的密林就射。
如此数次之后,挠钩终于牢牢的抓住一个大树的树根,接着一个身材矮小,体重很轻的海西女真战士,带着两捆绳索,利用挠钩后面的细绳,如猿一般,轻易的爬过了绝壁,接着他将身上两捆绳索,各寻了一颗结实的大树系好,将绳索抛了下来。
十几位海西女真士兵,顿时分作两队,逐次轻易的攀爬了上去。
“好!回去之后,我重重有赏。”李俊业看到疾风营矫健的身姿,激动极了。
回去之后一个大胆的方案几乎同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找到了袁继咸,袁继咸听完之后也非常高兴,当即从他军中调拨了三百面盾牌给李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