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果然和秦老将军预测的一样,一下就是两天,还没有丝毫停的意思。
这让李俊业不得不开始发愁,只因他们行军携带着大量辎重,这也是保证他们强大战斗力的源泉。
山道本就崎岖难行,又下了这么大的雨,更加泥泞了,并且这雨还没有消停的意思,李俊业非常担心,是否会爆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想到这里,李俊业不得不再次吐槽,明末极端的气候了,明明是少雨的秋季,降水却这么充沛,说不定到了明年春夏五谷生长正需要雨水的时候,这儿就是大旱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到了晚间,斥候就来报,前方的道路果然发生了滑坡。
李俊业唯一祈祷,张献忠那边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千万不要在他未到之时跳出了包围圈。
大雨不停地下,众将士只能窝在小小的营帐内,不能动弹分毫,不少人已经憋出了一大肚子的气。
就在他们百无聊赖之际,张献忠却领着人马迸发出顽强的毅力。
他们一直在茫茫雨幕之中急行军了两日,纵使缺少雨具,瓢泼的寒冷大雨浇在他们身上,如同浇在铜墙铁壁上一般,丝毫不会动摇他们行军的脚步丝毫。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与天的一场较量,还是生与死的较量,胜之能生,败之则死,无尽的求生欲之中,他们迸发出比钢铁还硬的决心。
虽然泥泞的道路会影响明军辎重车辆的行驶,但对于轻装而行,装备大量骡马驮行的贼兵来说,这一切根本不在话下。
仅用三日时间,他们疾行了三百多里,悄然地出现在明军扎营的不远处。
“义父,前方斥候已经探明,明军就在前方三十里外的一个坝子扎营,看其形势,丝毫不知我军已经到达他得附近。”
孙可望冒着瓢泼的大雨,从前方雨幕中冲出,给张献忠带来了最新的情报。
“呵呵!真是天助我也!”
张献忠坐在马上,摸了一把飘落在他脸上的雨水,发出狰狞的狂笑声。
“的确如此,应该是那热气球与孔明灯相似,借势风力而行,大风大雨,其无法使用,故而我们能轻易地到此,敌军还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