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竟然会对西学感兴趣?”

“确有兴趣,只不过每日公务太忙,难以深究。”

大明子民每每以天朝上国自居,无论现在的西学多么实用,是根本看不上这玩意的,尤其是徐牧之这种走科举之道的读书人。

他们会固执的将圣人之道当作正统,根本就瞧不上那些“奇淫怪巧”之术,如果放弃先圣之道,去学习这些玩意,统统被视为离经叛道。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关键李俊业没记错的话,徐牧之还有举人功名,作为科举得既得利益者,竟然对西学有兴趣,不得不让李俊业惊讶。

李俊业凝视了他一眼,确定他说的不是假话,便道:“既然你对西学感兴趣,那么就这样吧!稍后让杨主事,将你每日的工作调整一下,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学西学?”

徐牧之不急于回答,而是先看向了杨延麟,杨延麟微微颔首,徐牧之方才应道:“既然如此,那卑职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俊业又指了指眼前码得跟山一样高的账本道:“杨主事你们办事,我绝对放心,这账本我就不看了,你们简单的给我汇报一下情况就行了。

通过他们的汇报,李俊业对望云的情况才有了详细的了解,李俊业走后,望云的织布厂和武器作坊等又扩建了一番,现在每日能产布六百多匹,雇员三千余人,若等这些工人培训完之后,还会再缓慢的扩建。

至于盐业,已经能够每月产盐五十多万斤,产量虽然翻了好几倍,可也只能满足山东一省不到三分之一的需求。

晒盐法季节性非常强,春夏多雨,产量非常小,主要靠秋冬两季来晒盐。

而盐田建设的成本又非常高,收益期非常厂,说白了都是没钱闹的,没有钱来建设大量的盐田,以至于盐的产量始终无法快速上来。

因为没钱,不仅仅是盐场不能快速扩张,连城强修了一半,在哪里停摆着,整个望云城池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

虽然这次出征,李俊业又带回了几十万两的财物,估计又要不了多长的时间,就会又被霍霍干净。

李军那个愁啊!

“还有一事,我必须向你汇报。”

杨延麟忽然正色地说道。

看他无比严肃认真的样子,李俊业有了很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