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阳光正好,洒在京城的石板路上。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秋衵胜,身着一袭轻便的劲装,腰间佩着一柄锋利的宝剑,正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那骏马身姿矫健,昂首嘶鸣,秋衵胜与同僚们笑闹着,爽朗的笑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他身形挺拔,面容漂亮,周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与自信,完美演绎了“人高马大”这四个字。
春朝坐在装饰精美的马车里,不经意间与秋衵胜一行人擦肩而过。仅仅一眼,她便深深记住了那张朝气蓬勃的脸。回到宫中,秋衵胜的身影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巧的是,当晚皇帝便在宫中大摆宫宴,一来是庆祝中秋佳节,二来也是为了犒劳秋家军大获全胜。春朝和太后坐在一处,宴会刚开始,春朝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的秋衵胜。
宴会还未结束,春朝便迫不及待地央着太后,又去求皇帝,哭着闹着要他们给自己赐婚。
小主,
太后听闻,心中满是忧虑,她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宝贝女儿跟着秋衵胜去那北境吃苦呢?况且战场上刀剑无眼,这两人日后必定是聚少离多。
万一秋衵胜有个三长两短,春朝可该如何是好?想到这儿,太后便坚决地摇了摇头,拒绝了春朝的请求。
皇帝同样也不愿意,在他心中,皇姐是世间最美好的女子,任何人都配不上她。然而春朝自小被宠坏了,见太后和皇帝都不同意,便使出了绝食这一招。
刚开始,众人还以为她只是耍耍小性子,过不了多久就会服软。可没想到,春朝这次铁了心,一连几日滴水未进。原本圆润可爱、银盘似的脸蛋变得愈发消瘦,那曾经圆满有福的身材也单薄了许多。
这可把太后和皇帝心疼坏了,看着春朝日渐憔悴的模样,两人终是心软了。
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下旨赐婚。而秋家那边,原本也不太愿意这门亲事。但皇帝的圣旨已下,俗话说“一口唾沫一个钉”,断然没有收回圣旨的道理。秋家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愿,也只能无奈应承下来 ,一场皇家赐婚的喜事,就此拉开帷幕。
按理来说,公主身份尊贵无比,又备受皇帝宠爱重视,谁要是能娶到公主,那必然是天大的喜事,往后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权势地位也会随之而来,这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然而这秋家,情况却有些特殊。秋家世代从军,一门忠烈,常年驻守边疆,为守护国土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保家卫国之中,家中自然没怎么积攒财富,更不擅长经营那些官场钻营、富贵腾达之事,和京城中一些善于钻营、富得流油的世家大族比起来,显得颇为寒酸。
这般家境,要娶公主,难免让人觉得高攀,只是其中内情,旁人也不便多言,不说也罢。
燕阳公主大婚,皇帝和太后满心都是对公主的不舍与疼爱,几乎是掏空了家底为公主筹备陪嫁。那陪嫁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珍贵的珠宝玉器、华丽的绫罗绸缎、精美的古玩字画……应有尽有,所谓“十里红妆”,绝非夸张的说辞,而是实实在在的盛景,引得京城百姓纷纷驻足围观,惊叹不已。
反观秋家送来的聘礼,和公主那奢华至极的陪嫁比起来,实在是显得十分寒碜。几匹普通的绸缎、几件朴素的首饰,还有一些寻常的礼品,在旁人看来,这实在与公主的身份不相匹配。
京城百姓茶余饭后都在津津乐道此事。可春朝却并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在她心中,钱财珠宝不过是过眼云烟,她什么都不缺。
这场盛大的婚礼筹备了将近一年之久。好在这段时间边境尚无战事,秋衵胜便一直留在京城。春朝难得收起了往日的活泼大胆,变得矜持起来。
在这一年里,她也只是远远地同秋衵胜见过两面。
终于,大婚之日来临,正巧是乞巧节。这一天,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大婚当日,春朝难得起了个大早,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她便已在宫女的伺候下开始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