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端坐在一旁,身着黑红相间的宫装。这宫装虽不如春朝公主那般华丽张扬,却处处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雍容华贵。黑色的深沉与红色的庄重完美融合,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太后尊贵而沉稳的气质。

宫装上的刺绣简约而不失精致,用细腻的针法勾勒出寓意吉祥的图案,在光下隐隐闪烁着微光。

本朝以左为尊,春朝公主便理所当然地位于左一之位。她今日盛装出席,华丽的宫装在大殿中熠熠生辉,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秋衵胜并未与公主坐在一起,而是坐在了右一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可是皇帝陛下亲自安排的。

秋衵胜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虽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却难掩其独特的气质。她端坐在那里,身姿端正。与春朝遥遥相对,两人之间的距离仿佛一道无形的鸿沟,显得很不亲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看着这样的座位安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丑东西都别想靠近他姐!

太后目光如炬,敏锐地捕捉到了春朝和驸马之间那偶尔交汇的眼神交流。虽只是一闪而过,却没能逃过太后的眼睛。

然而,太后只是微微眯了眯眼,脸上依旧保持着端庄的笑容,对于皇帝的这一安排,并未表示任何异议。

这个傻儿子没有娶亲,自然是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大殿之内,气氛热烈却又暗藏着几分微妙。众人的目光在皇帝、公主、驸马以及太后之间来回游走,对于皇帝亲自安排驸马秋衵胜坐在右一的位置,即便心中满是疑惑,却也无人敢轻易置喙。毕竟,这朝堂之上,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他的每一个决定都犹如金科玉律,无人胆敢质疑。

春朝公主备受皇帝宠爱,这在整个京城乃至天下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众人未曾料到的是,这位常年在外、鲜少在京城露面的驸马秋衵胜,对公主竟也是这般唯命是从。从一些细微之处便能看出端倪,那模样,显然是将公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放在了心上。

春朝公主平日里虽然高傲,性子却是极好的,从不苛待下人。年少时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遭遇,至今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当时,一群穷凶极恶的杀手潜入皇宫,目标直指年幼的皇子。生死攸关之际,春朝公主仅凭一人之力,在三四个杀手的围攻下,拼死护住了弟弟。

婚后的春朝公主,更是以身作则。为了支持秋家军继续北伐,彻底收复失地,她毅然决然地捐出了大半的嫁妆。

正是因为她的这一善举,秋家军得以补充军备,士气大振,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成功让匈奴归降,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这盛大的宫宴之上,不过是一个座位的安排罢了。与春朝公主曾经的种种壮举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宴会自然会有歌舞助兴,匈奴的二王子拓跋珪起身向皇帝敬酒,态度恭敬却又带着一丝不羁。“陛下,此次归降乃我族之幸,愿两国永结友好。”他目光流转,不经意间扫到了春朝公主,眼中闪过一抹惊艳。

歌舞开始,匈奴舞姬们身姿婀娜,长袖飘飘。拓跋珪竟借着酒意,走到春朝公主面前,伸出手邀她共舞。春朝公主眉头微皱,正要拒绝。

拓跋珪在欣赏舞乐之时,眼神却不时游离在春朝公主身上,随着酒意上头,他的目光愈发不加掩饰。

皇帝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冒犯之举,顿时怒目圆睁,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冷峻无比,积攒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只见他猛地站起身,顺手抓起面前的茶盏,用力甩向拓跋珪。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巨响,茶盏在拓跋珪面前炸裂,碎瓷飞溅,其中一片锋利的瓷片划过他的眼角,鲜血瞬间涌出,顺着脸颊缓缓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