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未来的军事方向

到了后来孝武帝主政,大汉的军事行动方向,由原来的被动防守,逐渐开始转为主动进攻,军中的诸多将官,也开始换成了卫青、霍去病等锐意进取的年轻一代。

借古比今!

在过去的时候,大汉的军事行动,大多都是以防御和怀柔为主,而张奂与皇甫规二人的主张,恰好与朝廷的策略相符,故而二人的地位要更高一些。

可如今,天子居然一举将主张进攻、杀伐的段颎给提拔了上去,还借用平羌一事,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军官。

由此,也足以看出,当今天子必然已经有了对外进取的心思。

倘若换做以前的话,诸多大臣,必然跳出来劝阻或是反对。

但是,随着劳役的取消、移民屯田政策的推行、以及曲辕犁的推广,让百姓们有了余力去耕种更多的土地,进而使得粮食产量、国库赋税,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增长着。

在诸多有识之士的眼里,照如此发展下去,不出十年,大汉的国力必将恢复,甚至极有可能超越文景时期。

在如此前景之下,不止是大汉天子,便是诸多大臣,也难免产生了对外进取的心思。

毕竟国库有钱了、国力鼎盛了,自然也要拉出去彰显一下大汉天威才是,不然的话,那跟锦衣夜行又有何区别?

加之由于洛阳这边的带动,各地的私人作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人们也通过手工业的发展,逐渐意识到了劳力的重要性。

加之大汉遭遇多年动乱,各地基础建设大多荒废、残破不堪,许多苦累甚至是危险的建设,也急需大量的劳力填充。

工商业发展需要劳力,国家建设也需要劳力。

而天子又十分爱惜大汉百姓,舍不得滥用民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该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从外面去抓捕蛮夷俘虏了!

以前的大臣们不愿意打仗,是因为大汉的地盘已经足够大了,那些蛮夷之地,一长不了庄稼、二种不了菜,劳师远征的话,实在是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