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和太平公主听了,心中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武氏余党竟如此胆大妄为,策划了如此庞大的阴谋。林澈立刻问道:“那些朝中大臣都是谁?你最好如实招来!”
妖僧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只知道其中几个,有吏部侍郎王大人,还有兵部的一位将军,具体名字我不清楚。他们都是武氏余党的亲信,一直暗中为他们效力。”
林澈点了点头,他记住了这些名字。“很好,你还算老实。不过,你若敢有半句假话,我定不会饶你!” 林澈说道。
太平公主看着妖僧,眼中充满了厌恶:“你这妖僧,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帮助武氏余党危害大唐,实在是罪大恶极!”
妖僧低下头,不敢直视太平公主的目光。他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林澈和太平公主决定将此事告知李旦。他们带着妖僧,进宫面见李旦。李旦听了他们的禀报,脸色阴沉。他深知武氏余党若真的发动政变,大唐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林卿,太平,你们做得很好。这个妖僧一定要严加看管,不能让他再逃脱了。至于那些参与阴谋的大臣,你们立刻去调查,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李旦严肃地说道。
林澈和太平公主领命后,立刻开始行动。他们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对吏部侍郎王大人和兵部那位将军展开调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两人确实与武氏余党勾结,参与了谋反的阴谋。
林澈和太平公主带着证据再次进宫,向李旦禀报。李旦看了证据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这两位大臣逮捕。同时,他还让林澈和太平公主加强皇宫的戒备,以防武氏余党狗急跳墙,提前发动政变。
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努力下,参与阴谋的大臣纷纷落网。武氏余党的这次阴谋被彻底粉碎,大唐再次避免了一场危机。
经此一役,林澈和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威望更加稳固。然而,他们也知道,武氏余党虽遭受重创,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潜伏在暗处,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安宁而继续努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继续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为大唐的发展出谋划策。他在农业方面推广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军事上,他改进了武器装备,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太平公主则在朝堂上与各方势力周旋,为林澈的改革提供支持。
而李隆基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也更加成熟稳重。他深知林澈和太平公主为大唐所做的一切,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他努力学习治国之道,积极参与朝政,逐渐在朝堂上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然而,林澈心中始终担忧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矛盾可能会越来越深,这对大唐的未来极为不利。他多次劝说太平公主,希望她能以大局为重,不要与李隆基争权。
“公主,隆基心怀天下,有雄才大略,他定能带领大唐走向繁荣。你我辅佐他上位,不就是为了大唐的未来吗?我们应该放下个人的权力欲望,支持隆基,共同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林澈诚恳地对太平公主说道。
太平公主听了林澈的话,心中有些不悦,但她也明白林澈所说的都是事实。她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林郎,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唐好。只是我在这朝堂上多年,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不想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而且,我也担心隆基上位后,会对我不利。”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温柔地说道:“公主,你放心。隆基不是那样的人,他对我们一直都很尊重。只要我们坦诚相待,共同为大唐的利益着想,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化解矛盾,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她点了点头,说道:“林郎,我听你的。我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权力欲望,与隆基好好合作。”
林澈欣慰地笑了笑,他知道,要想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真正放下矛盾,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他相信,只要他们心中都装着大唐的江山社稷,最终一定能够达成共识。
在林澈的努力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他们开始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为大唐的发展制定战略规划。朝堂之上,也逐渐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