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与太平公主历经风雨,虽辅佐李旦登基,可朝堂之上依旧暗潮汹涌。韦后与安乐公主野心勃勃,妄图效仿武则天称帝,她们在暗中勾结势力,将目标对准了大唐的皇城,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这日,阳光明媚,长安城中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林澈正在府中研读兵书,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唐的边防,以应对吐蕃等外敌的威胁。这时,家仆匆匆来报,说太平公主派人来请,有急事相商。林澈心中一紧,当下放下手中兵书,随着来人前往公主府。
到了公主府,林澈见太平公主神色凝重,正坐在厅中焦急地等待着他。未等林澈开口,太平公主便站起身来,快步走到他身边,说道:“林郎,大事不好!安乐公主不知受了何人蛊惑,竟向皇兄提出索要皇城,这分明是她谋逆的前奏!”
林澈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怒火:“这安乐公主简直是异想天开!皇城乃大唐的核心所在,她怎敢如此大胆?” 太平公主秀眉微蹙,眼中满是忧虑:“如今皇兄被她和韦后迷惑,有些犹豫不决。若不及时阻止,恐怕大唐江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公主,我们必须想办法让陛下清醒过来,认清安乐公主和韦后的真面目。韦后野心勃勃,一直妄图称帝,此次安乐公主索要皇城,背后定是她在操纵。”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林郎所言极是,只是如今该如何是好?皇兄对她们母女宠爱有加,我们贸然进谏,恐怕难以奏效。”
林澈在厅中来回踱步,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公主,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收集韦后和安乐公主阴谋篡位的证据,让陛下亲眼看到她们的罪行;另一方面,我们联络朝中忠义之士,壮大我们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太平公主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林郎此计甚好,只是收集证据并非易事,韦后和安乐公主行事谨慎,我们需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
于是,林澈和太平公主开始暗中行动。林澈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和人脉,与一些将领取得联系,向他们说明当前局势的严峻,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些将领对林澈忠心耿耿,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的调遣,随时准备为保卫大唐江山而战。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在宫中利用自己的眼线,密切关注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一举一动。她发现,韦后和安乐公主近日频繁与一些朝中大臣秘密会面,这些大臣中不乏心怀叵测之人,他们似乎在谋划着一场重大的阴谋。太平公主心中更加确定,她们索要皇城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肯定还有更大的动作。
一日,太平公主的眼线传来消息,说韦后和安乐公主在宫中商议,打算在近期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她们计划先控制住李旦,然后以李旦的名义下诏,将皇城赐给安乐公主,进而掌控整个大唐。太平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将林澈找来。
林澈听后,脸色阴沉:“公主,事不宜迟,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若让她们的阴谋得逞,大唐必将陷入内乱。” 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我已安排人手继续收集证据,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足够的铁证。我们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不能打草惊蛇,装作不知道她们的阴谋。我会暗中调遣军队,在城外待命,以防万一。同时,我们要想办法让陛下对她们产生怀疑,不再听从她们的摆布。”
于是,林澈和太平公主开始策划如何让李旦看清韦后和安乐公主的真面目。他们决定从李旦身边的亲信入手,让这些亲信在李旦面前透露一些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不法行为。林澈找到了李旦的一位心腹大臣,这位大臣一直对李旦忠心耿耿,他向大臣详细说明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阴谋。大臣听后,大为震惊,他表示会找机会在李旦面前进谏,让李旦警惕起来。
果然,没过几天,这位大臣在李旦面前说起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一些可疑行为。李旦听后,心中开始有些动摇,他对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信任也逐渐减少。但李旦生性优柔寡断,他虽然对韦后和安乐公主的行为有所怀疑,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林澈和太平公主见李旦犹豫不决,心中十分着急。他们知道,时间紧迫,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林澈决定冒险一试,他亲自进宫面见李旦。在宫中,林澈向李旦详细阐述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阴谋,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陛下,韦后和安乐公主狼子野心,妄图篡位夺权,她们索要皇城只是第一步。若陛下不及时制止,大唐江山必将落入她们手中,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李旦听了林澈的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沉默了许久,说道:“林卿,朕也有所怀疑,但此事事关重大,朕还需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