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感激地看着林澈,说道:“林将军,多谢您的教导和帮助。我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为了大唐的未来,我会努力奋斗。”林澈微笑着说道:“临淄王客气了,这也是我身为大唐臣子的职责所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大唐繁荣昌盛。”
夜已深,李隆基起身告辞。林澈亲自送他到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李隆基肩负着大唐的未来,自己与太平公主必须全力辅佐他,才能让大唐在这动荡的局势中走向繁荣。
回到书房后,林澈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武氏余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还会有新的阴谋。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也需要妥善处理。他决定明天就去找太平公主,与她商量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以及如何更好地辅佐李隆基。
第二日清晨,林澈早早地来到了太平公主府。太平公主正在花园中赏花,见到林澈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说道:“林郎,你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是不是有什么事?”林澈将昨晚临淄王夜访的事情以及遇到奸细的情况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秀眉微蹙,说道:“武氏余党真是阴魂不散,看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临淄王有此志向,是大唐的幸事,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辅佐他。只是,我与他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好好处理。”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我知道你对大唐忠心耿耿,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临淄王也深知这一点,他只是担心权力分配的问题。我觉得你们应该找个机会好好谈一谈,坦诚相待,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说道:“林郎,你说得对。我也不想与临淄王产生矛盾,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权力的争夺中,难免会有一些分歧。我会找个机会与他好好谈一谈的。”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强对武氏余党的监视,收集他们的阴谋证据,一旦有机会,就将他们彻底铲除。同时,我们也要帮助临淄王,让他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材。”太平公主坚定地说道:“林郎,你放心,我会全力支持临淄王的。有我们两人在,武氏余党翻不起什么风浪。”
从那以后,林澈和太平公主更加密切地关注着朝堂局势和武氏余党的动向。他们一方面加强自身的防备,另一方面积极为李隆基出谋划策。林澈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帮助李隆基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力量的计划。太平公主则在朝堂上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为李隆基争取更多的支持。
而李隆基也不负所望,他按照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建议,广纳贤才,推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在自己的封地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支持。他与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三人共同为大唐的未来努力奋斗着。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武氏余党勾结了一些朝中大臣,企图在武则天祭天的仪式上发动政变,推翻李唐政权,重新扶持武氏后人登基。他们的计划十分周密,准备在祭天仪式上制造混乱,趁机控制武则天和朝中重要官员。
林澈和太平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知道,这次祭天仪式将是一场生死较量,若不能及时阻止武氏余党的阴谋,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林澈沉思片刻,对太平公主说道:“公主,此次武氏余党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小心应对。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派人混入他们内部,了解他们的具体计划和兵力部署。然后,我们再制定相应的对策。”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所言极是。只是,派谁去合适呢?武氏余党对我们防范甚严,一般人很难接近他们。”林澈想了想,说道:“我有一个人选,他叫李福,是我在边关时结识的一位义士。他武艺高强,机智过人,而且对武氏余党恨之入骨。我相信他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