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又开始党争了?

果然是执掌了中书省,权力的欲望就会迅速的膨胀,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一般。

马寻看向王祎问道,“你这一次过来是什么事情?”

王祎其实不想来找马寻,因为魏观被贬官,明面上的说法是苏州知府的空缺,以及魏观在国子学祭酒的位置上做的不太好。

可是作为浙东人,王祎非常清楚魏观被贬,那是因为得罪了马寻。

王祎是义乌人,他曾经跟着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黄溍求学,而黄溍的得意弟子就有宋濂。

王祎就回答说道,“徐国公,朝廷过些时候就要举行抡才大典,贡院已经收拾出来了。”

贡院就在夫子庙,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

考场收拾出来了,意思就是让马寻这个主考官去接收考场。

马寻随即关心问道,“陛下下达旨意命我为主考官了吗?”

王祎一下子也愣住了,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大明第一次会试,皇帝选定了马寻为主考官。可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旨意下达,似乎大家都忘了。

这也不怪朱元璋或者王祎,因为一切看似都是天经地义了,大家也都觉得这件事情是定下来的。

王祎随即立刻回答说道,“下官明日就上奏章,请陛下定下主考官人选。”

马寻立刻露出笑容,“这才对嘛,等陛下下了旨意,我才好办事。那就这样,你早点上奏章,万万不能耽误了抡才大典。”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马寻现在就有这趋势。

他这个主考官对于会试的事情都没有太上心,现在反倒是责怪王祎等人没有提醒。

王祎也只能感慨官大一级压死人,同时也感慨这位国舅名不虚传,果然就是油滑、狡黠的性子,根本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

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他偏偏装糊涂,不留下任何可让人攻讦的把柄。

等到王祎离开,马寻忍不住开始在想一些事情了。

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胡惟庸案短时间内肯定还不会爆发,这个胡惟庸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只是再琢磨一下,去年杨宪被诛之后,大体上觉得文官那边非常的安分,没有什么小动作。

可是今年就不一样了,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一批勋贵先后离开京城,这些文官就开始不安分了。

这么一想的话,今年说不定还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呢。

算了,先不去想那么多的事情,开年之后马寻手头上的工作可不算少。

继续练兵不说,还要带着朱樉等人回凤阳,还要主持科举,以及朱标大婚这件大事。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必须要办好的事情,这也都集中在上半年。

这也就意味着马寻根本没有什么闲下来的时候,他只是不上朝而已,从来都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勾栏听曲,这只能幻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