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沉默了,他何尝不知朝堂的腐败,百姓的疾苦?只是他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愿轻易卷入这权力漩涡。
“林大人,你的心思,老夫明白。”李将军叹了口气,“但刘太师位高权重,根深蒂固,你要动他,谈何容易?”
“李将军所言极是,但若不连根拔起,这毒瘤早晚会毁了大梁的根基!”林尘语气坚定,“李将军,只要您肯支持,下官愿为先锋,铲除奸佞,还朝堂一片清明!”
李将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林尘的才华和抱负他早有耳闻,如今看来,此人确实有勇有谋,心怀天下。
“好!老夫答应你!”李将军终于点头,“但你要答应老夫,改革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伤及无辜!”
“李将军放心,下官明白!”林尘大喜过望。
两人相谈甚欢,直至深夜。送走林尘后,李将军久久不能平静,他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改变大梁命运的希望。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孙太监从外面走进来,躬身道:“皇上,林大人深夜去了李府。”
“哦?”皇帝放下手中朱笔,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他去李府做什么?”
“这个……”孙太监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据说是为了改革之事,要争取李将军的支持。”
皇帝沉默了,他深知林尘的才华,但也明白他的野心。林尘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他自己?
“继续盯着他。”皇帝淡淡地说了一句,便不再言语,只是眼中精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早朝。林尘一袭官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金銮殿,他的目光坚定而自信,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皇帝高坐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下方。待众人行礼完毕,林尘上前一步,双手呈上一本奏折,朗声道:“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小主,
皇帝示意身旁的孙太监接过奏折,展开细细阅览。这份奏折正是林尘与李将军商议后的结果,内容关乎边关军饷调配,若能施行,不仅能减轻百姓负担,还能提高军队战斗力。
“林大人,你这提议,可是要动国库的根本?”王尚书率先发难,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林尘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王大人此言差矣,臣的提议并非削减军饷,而是优化配置,将原本用于运输的开支节省下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他条理清晰地分析了现行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得不少官员点头称赞。
“一派胡言!”刘太师冷哼一声,“边关战事吃紧,岂是儿戏?你这般折腾,若是延误了军机,你可担待得起?”
林尘早料到刘太师会出手阻挠,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另一本奏折:“启禀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份奏折,是关于户部近年来税收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