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师的回信如同一块巨石,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主和派欣喜若狂,认为这是天大的喜事,纷纷歌颂皇帝英明神武,也对林尘的功绩大加赞赏。而主战派则忧心忡忡,王尚书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刘太师等人狼子野心,此次诈降不过是缓兵之计,一旦让他们进入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两派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皇帝最终还是采纳了林尘的建议,同意招安刘太师,但同时加强了京城的防卫,并暗中调集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小主,
得到皇帝的首肯,林尘立刻着手准备招安事宜。他深知此事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刘太师老谋深算,绝不会轻易就范。于是,他一面安排人手与刘太师的人接洽,商议招安的具体细节,一面暗中派出密探,潜入刘太师军营,打探虚实。
不出所料,刘太师表面上答应招安,实则暗中调兵遣将,积极备战。他还秘密联络了一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官员,准备里应外合,趁机发动叛乱。
“大人,刘太师的军营中最近多了许多陌生面孔,而且他们还在加紧操练,似乎在准备一场大战。”林府书房内,一名黑衣密探单膝跪地,向林尘禀报着打探到的消息。
林尘听罢,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刘太师果然没安好心。
“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来报!”林尘沉声吩咐道。
“是!”黑衣密探领命而去。
送走密探,林尘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在这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地图,仔细研究着京城的布防情况。同时,他也加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府中侍卫增加了一倍,各个角落都安排了暗哨,以防万一。
几天后,刘太师派人送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日便可启程前往京城接受招安。林尘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开始调兵遣将,准备给刘太师一个“惊喜”。
招安仪式定在三日后的午时,地点设在城外的祭天台上。这天一大早,林尘便穿戴整齐,带着一队人马,前往城外迎接刘太师。
到达祭天台时,刘太师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他身穿朝服,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远远地就向林尘拱手行礼。
“林大人,别来无恙啊。”刘太师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林尘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刘太师身后的队伍。他注意到,这些人虽然穿着普通士兵的衣服,但眼神凌厉,步伐沉稳,显然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刘太师说笑了,本官一切安好。”林尘淡淡地说道,“倒是刘太师,一路辛苦了。”
“呵呵,为陛下分忧,臣不敢言苦。”刘太师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林大人,请吧。”
林尘微微点头,迈步走向祭天台。然而,就在他即将踏上台阶的那一刻,他突然停下了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过刘太师身后的队伍。
“刘太师,”林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身后的这些人,似乎不是来接受招安的吧?”
林尘话音刚落,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刘太师脸色骤变,他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指着林尘厉声喝道:“林尘,你早就知道了?!”
“不错,从你答应招安的那一刻起,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林尘依旧站在原地,神色平静,仿佛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与他毫无关系。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向刘太师,语气冰冷,“你以为你能骗得过我吗?你以为你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