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帐汗国的军队虽遭重创,但并未就此罢休。他们的指挥官深知,若不能阻挡明军前进,金帐汗国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在短暂的休整后,他们再次集结兵力,准备发起第二次进攻。
这一次,金帐汗国的指挥官改变了战术。
他不再盲目地发动骑兵冲锋,而是将军队分成多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对明军阵地进行骚扰攻击。
这些小队行动迅速,利用草原上的地形优势,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让明军防不胜防。
李文忠察觉到敌军的意图,他命令部队加强警戒,同时组织火力对敌军的骚扰小队进行反击。
然而,由于敌军小队分散,行动灵活,明军的反击效果并不理想。
在敌军的不断骚扰下,明军的士兵们开始感到疲惫,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破敌军的骚扰战术。”李文忠对副将说道。
经过一番思考,李文忠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
他命令部分明军佯装撤退,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军主力前来追击。
同时,他在明军阵地周围设下了多个埋伏圈,准备给敌军致命一击。
金帐汗国的指挥官看到明军撤退,以为有机可乘,立刻下令全军追击。
成千上万的骑兵如饿狼般向着明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当敌军主力进入明军的埋伏圈后,李文忠一声令下,埋伏在周围的明军瞬间发起攻击。
坦克的火炮、装甲车的重机枪和步兵的突击步枪一起开火,形成了一道强大的火力网。
金帐汗国的骑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落马。
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的阵型大乱,士兵们四处逃窜。
“冲啊!消灭敌人!”明军的士兵们呐喊着,从埋伏圈中冲了出来,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场硝烟滚滚,喊杀声震破苍穹。李文忠端坐在装甲车的操控位,双眼如鹰般锐利,密切注视着战局。
他双手紧握着装甲车的机枪,随着目标的移动精准转动枪口。
每一次扣动扳机,都伴随着怒吼的火舌与密集的子弹,如狂风骤雨般泼洒向敌阵。
坦克的轰鸣在草原上肆意回荡,宛如远古巨兽的咆哮。
每一声炮响,都似能将大地撼动,伴随着金帐汗国骑兵的惨叫与飞溅的泥土石块。
一辆辆坦克仿若钢铁铸就的庞然大物,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推进。
它们厚重坚实的装甲,无惧敌军的箭矢与长刀,炮口不停地喷吐着火红的烈焰,将敌军的骑兵集群炸得支离破碎。
那些不幸被炮弹击中的战马,嘶鸣着高高扬起前蹄。
随后便如断了线的风筝般重重摔倒在地,将背上的骑手狠狠甩飞出去,在尘土中挣扎。
装甲车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宛如灵动的钢铁猛兽,在战场上自如地来回穿插。
车载重机枪的子弹如倾盆暴雨般扫射而出,形成一道道密不透风的致命火力网,无情地收割着试图靠近的敌军骑兵。
金帐汗国的骑兵虽悍勇无畏,可在如此强大的火力压制下,也只能如惊弓之鸟般纷纷躲避,根本无法靠近明军的核心阵地。
明军步兵们整齐划一地端着突击步枪,以紧密有序的队形稳步向前推进。
他们训练有素,彼此间配合默契无间,每一次射击都精准地锁定目标。
士兵们一边沉稳地射击,一边坚定地稳步前行,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
在他们脚下,是敌人横七竖八的尸体和丢弃一地的武器。
金帐汗国的骑兵们陷入了混乱的泥沼,四处奔逃,慌不择路地试图躲避明军的猛烈攻击。
然而,明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犹如一张无形却又坚韧的大网,正缓缓收紧。
一些骑兵妄图拼死突围,可刚一靠近包围圈边缘,就被明军如潮水般的火力无情击退。
有的骑兵甚至慌乱得失去方向,一头扎进了明军的步兵方阵,瞬间便被无数子弹吞噬,消失在血雨腥风之中。
战场上,年轻的明军士兵祁同伟,虽入伍时日尚短,但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
他紧紧握着突击步枪,一刻不停地向敌人射击,弹匣里的子弹打光后,便迅速而熟练地换上新的弹匣。
突然,一名金帐汗国的骑兵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长刀,如恶狼般向他猛冲过来。
祁同伟毫无惧色,身体敏捷地侧身一闪,巧妙地躲过了这凌厉的攻击。
紧接着毫不犹豫地迅速扣动扳机,只听“哒哒哒”一阵枪响,那名骑兵便惨叫着从马上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