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明国师

他颇有些惊奇道:“这就是玻璃啊,你怎么做出来的?”

这就是玻璃?

周丹泉满脸兴奋的解释道:“万岁爷,这是草民将一种釉料烧熔之后结成团,再放入百炼钢模具中,塞窑炉里加热融化而成。”

原来用了精细模具,难怪这么圆润光滑。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饶有兴致的走到架子跟前细看起来。

这架子上都是巴掌大小的圆片,大小和外形几乎都一模一样,只是有的是淡青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无色透明的,有的一面很光滑,另一面却有点毛糙,有的两面都是光滑的。

他将手中无色透明的玻璃圆片放回原处,拿起其他的细细一看,不由得惊喜道:“你做的这些都是玻璃啊,你怎么做出这么多种类来的?”

啊?

这些都是玻璃?

周丹泉愣了一下,这才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清釉其实不止一种配方,草民每种配方都试了一下,还有模具,草民试了黏土的、精铁的、百炼钢的,还有烧法,草民也试了很多种,烧出来的还都不一样。”

哦,原来是这样。

品种多也有品种多的好处,品种多定价范围就大,各种消费能力的都能拿下。

只是,这巴掌大小的也就能做镜子,不能做窗玻璃,做望远镜镜片厚度也不够。

万历想了想,干脆拉着周丹泉细聊起来,他将玻璃的各种用途和镜子、望远镜的大致做法都跟人家细细解释了一遍。

周丹泉闻言,那是满脸兴奋,就待去试。

这个时候,门口的李玄成却突然拿着份圣旨走了进来。

万历接过圣旨一看,不由气得冷哼一声。

这份圣旨就是他擢董一元为蓟州镇总兵的圣旨,内阁给他打回来了,而且里面还夹了份奏折。

奏折就是张四维写的,内容倒是很简单,那就是请封妙峰大师为大明国师。

这家伙的意思,你封妙峰大师为大明国师,我就行文擢董一元为蓟州镇总兵。

他也是没办法,吏部掌控在张四维的手里呢,他要让董一元名正言顺的成为蓟州镇总兵,还得走内阁才行。

张四维这家伙竟然拿这事来卡他,让他封妙峰大师为大明国师。

这个妙峰大师肯定有问题。

他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小舅,派快马传朕口谕,让骆思恭好好查一查这个妙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