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农改功成,盛景昭昭

载淳听到富察氏关切的声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

“朕无事,”他轻抚着富察氏的手背,语气中带着安抚,“只是在思考一些事情。” 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蠢蠢欲动的暗流。

载淳转身,牵起富察氏的手,“走吧,皇后,陪朕去看看今年的收成。”

富察氏走出宫门,阳光洒在金黄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道路两旁,排列着整齐的仪仗队,士兵们身穿盔甲,手持长矛,威风凛凛。

百姓们早早地聚集在道路两侧,见到载淳和富察氏出现,立刻跪地叩拜,山呼万岁。

载淳神色平静,目不斜视,仿佛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抵达京郊的农田,眼前的景象让富察氏惊叹不已。

金黄的麦浪翻滚,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钱农民站在田埂上,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见到载淳,立刻迎了上来,激动地搓着手,“皇上,托您的福,今年的收成比往年翻了一番!这些新种子,真是神了!”他指着一片长势喜人的稻田,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载淳微微颔首,伸手摘下一株饱满的稻穗,仔细端详着。

金灿灿的谷粒颗粒饱满,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他将稻穗递给富察氏, “看看,这就是我大清的希望。”

远处,孙粮库官躲在人群后面,偷偷观察着载淳。

他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

李农官则站在载淳身旁,热情地讲解着新农作物的种植技巧和产量优势,不时与一旁的周老农交流经验。

周老农频频点头,对新技术赞不绝口。

“皇上,”李农官兴奋地说道,“有了这些新技术,我大清的粮食产量必将翻倍,百姓再也不用挨饿了!”

载淳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然而,他敏锐地感觉到,有一道冰冷的目光正注视着自己。

他缓缓转头,目光锁定在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皇后,你觉得这些粮食够不够修建一条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路呢?” 载淳突然问道。

富察氏望着载淳,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她温柔地伸出手,轻轻地握住载淳的手,柔声道:“皇上圣明,臣妾相信,在大清的土地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载淳回以温暖的目光,二人十指相扣,甜蜜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周围的百姓和官员们,都不禁露出羡慕的神情,为帝后的恩爱而感动。

李农官快步走到载淳面前,激动地汇报:“皇上,新的耕种技术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开来!各地农业发展蓬勃,百姓们都说,这是盛世景象啊!”他兴奋得满脸通红,唾沫星子都飞溅出来,却浑然不觉。

载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清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