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弹劾临头,力挽狂澜

载淳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潭,映照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但他脸上却没有丝毫慌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毅,一种决绝。

他紧紧握住富察氏的手,指尖的力度仿佛要将她的骨骼捏碎,却又奇异地传递着一股安定的力量。

富察氏抬头望着他,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大理寺卿,一个平日里看似圆滑世故的老狐狸,此刻却一反常态,义正言辞,声音洪亮得如同炸雷,在殿内回荡。

“皇上,臣痛心疾首!新法推行以来,朝纲紊乱,民怨沸腾,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他声泪俱下,仿佛真的是为了江山社稷而忧心忡忡。

在他身旁,刑部尚书,一个素来以霸道强硬着称的官员,也难得地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附和道:“皇上,新法弊端丛生,动摇国本,还请皇上三思啊!”

两人一唱一和,仿佛早就排练好了一般,将新法的“罪状”一一列举,从官员的任免到百姓的生计,无一不控诉着新法的“罪恶”。

他们慷慨激昂的言辞,在金銮殿内掀起一阵阵波澜,不少官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载淳端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他静静地听着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的弹劾,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他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他偶尔扫视一眼殿下的官员,将他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

大理寺卿慷慨激昂地陈述完毕,躬身行礼,等待着载淳的回应。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良久,载淳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大理寺卿所言,朕已知晓。”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众人,“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要说的?”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身影上,“林卿家,你对新法有何看法?”

载淳的话音刚落,角落里的林法学家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殿中央。

他身着一袭素雅的官服,面容清癯,眼神却炯炯有神,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他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显得从容不迫,仿佛早已料到会有今日之局面。

林法学家先是恭敬地向载淳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地展开手中的奏折,声音清晰而洪亮,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陛下,臣以为,大理寺卿所言,实乃谬论!”

他铿锵有力地反驳道,同时有条不紊地将新法推行以来的各项数据娓娓道来。

从各地税收的增长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司法案件的减少到冤假错案的平反,每一项数据都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新法的每一项改革都剖析得淋漓尽致,让在场的官员们无不侧目,尤其是那些对新法持怀疑态度的官员,此刻脸上更是露出了震惊之色。

随着林法学家的陈述,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额头上的汗珠也悄然渗出,原本义正言辞的模样此刻看来竟有些滑稽可笑。

他们没想到,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法学家,竟有如此惊人的才华和魄力,将他们精心准备的弹劾理由,驳斥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