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科举改制路,新途展宏图

“皇上,夜深露重,该回宫歇息了。”富察氏轻柔的声音在风中飘散。

载淳收回目光,转头看向她,温柔一笑:“皇后也早些安歇吧。”

新科举制度已推行数月,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大清的每一寸土地。

礼部贡院,往日里科举考试期间才有的繁忙景象,如今却时常可见。

官员们来来往往,整理着堆积如山的试卷,上面不仅有经史子集,还有算学、格物、化学等新学科的内容。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却也夹杂着一丝不安。

贡院一角,韩礼部尚书与孙翰林、刘学府老学究等人正密谋着什么。

韩礼部尚书脸色阴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皇上如此执意推行新学,置我等圣贤之道于何地?”他愤愤地说道,手指紧紧攥着手中的茶杯,骨节泛白。

孙翰林附和道:“是啊,这些奇技淫巧,怎能与圣贤之道相提并论?”刘老学究则摇头叹息:“如今的选拔标准,也不知选拔的是什么人才!诗词歌赋做不好,反倒会算一些无用的算术。”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置身事外,全然不顾新科举制度带来的蓬勃生机。

地方上,一些受韩礼部尚书蛊惑的地方学官也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聚集起来,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有人说道:“朝廷的新科举制度,完全不符合我地方的教育传统!”另一人附和:“是啊,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抵制新制度的推行!”

紫禁城内,载淳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折,眉头紧锁。

他知道,变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守旧势力的反扑在意料之中。

周教育官员急匆匆地走进御书房,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皇上,南方几个省份的学官联名上书,反对新科举制度的推行……”

载淳放下奏折,”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周大人,你附耳过来……”

载淳附耳低语几句,周教育官员原本焦急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连连点头称是,随后快步离去。

江南贡院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群年轻学子围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新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