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宫廷波谲处,新局破困途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宽阔平坦的新道路上,百姓的欢呼声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

孩童们追逐嬉戏,老人们拄着拐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轻的夫妇则手牵着手,漫步在这条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道路上。

爱新觉罗·载淳,这位年轻的帝王,站在人群中央,感受着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爱戴与拥护。

道路两旁的彩灯,将他的面庞映照得忽明忽暗,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温润的触感,也无法抚平他心中的不安。

他知道,这表面的繁荣景象之下,暗流涌动,宫廷内部那些嫉妒的势力,正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给他致命一击。

“皇上,您不必太过忧心。”

一个温柔的声音,如同春风般拂过他的耳畔。

富察氏,这位与他心意相通的女子,轻轻地靠在他的身边。

她那双明亮的眼眸,仿佛能够洞察他内心深处的忧虑。

她伸出纤细的手,轻轻地握住了载淳的手掌。

那柔软的触感,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注入他的心田,驱散着他心中的阴霾。

载淳感受到富察氏手心的温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转过头,凝视着富察氏那张清丽脱俗的脸庞,她的

他反手握紧了富察氏的手,无声地传递着他的感激与爱意。

在这危机四伏的宫廷之中,唯有富察氏,是他可以完全信任与依靠的人。

然而,这片刻的温存,并不能完全驱散载淳心中的忧虑。

他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而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几日后,朝堂之上。

往日庄严肃穆的大殿,今日却充满了火药味。

“皇上,臣有本奏!”

一个尖锐的声音,划破了朝堂的宁静。

那是户部尚书赵谦,一个以精打细算着称的老臣。

他手持笏板,神情严肃地站在文官之首。

“赵尚书有何事要奏?”载淳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地问道。

他的目光,如同寒星般锐利,却又深不可测,让人难以捉摸。

“皇上,自城市建设启动以来,国库耗费巨大,已经超出了预算的三成!臣认为,如此挥霍无度,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国本!”赵谦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

一些官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然对赵谦的奏折表示赞同。

“赵尚书所言极是!臣也认为,城市建设应该适可而止,不能再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钱了!”

“是啊,皇上!民脂民膏,来之不易,岂能如此浪费?”

弹劾之声,此起彼伏,如同狂风暴雨般向载淳袭来。

这些官员,都是宫廷内部那些嫉妒势力的爪牙,他们早已串通一气,准备借此机会,将载淳拉下马。

载淳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官员,心中一片冰冷。

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他没有想到,这些人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着镇定。

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诸位爱卿,朕知道大家对城市建设有所疑虑。”载淳缓缓地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之声。

“但是,朕要告诉大家,城市建设,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它不仅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朕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够看到美好的未来!”

载淳的话语,充满了激情与自信,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然而,那些嫉妒势力,却并不为所动。

“皇上,您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国库空虚,也是不争的事实!臣认为,当务之急,是停止城市建设,节约开支!”赵谦再次站了出来,语气强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