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世人尽知我出身清流,嫁妆里金银不丰才是正常,多为书册,不会引起贪婪之心;四则,院子和庄子都稍小,比起铺子来并不显眼,却能给我容身之所。”
确实费心了。
李父点了点头,补充道:“我们是清流人家,比不得勋贵豪富。这份嫁妆单子,既能凸现清贵之气,你的家世底蕴;也是试金石,帮你试出国公府众人品性如何,便于你日后相处应对。”
贾府要的就是书和科举经验嘛,我给。
再让我看看谁眼瞎。
“这份单子比起那份差的银子,我补银票给你,你贴身放着,不要让旁人知晓,切记”
不少你的,但别人不能知道。
不然我得被参贪污腐败,人头落地。
你那继母知道了,说不准也要闹,还是不知道为好。
“另外,我已将你生母的嫁妆,一些金银首饰、古玩摆件都放在陪嫁的院子里,出嫁后再让赵嬷嬷带你去看。她是你生母陪嫁,现在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以后靠你养老,你可以尽信。钱嬷嬷一家给你当陪房,你有事可以吩咐她们去办。”
李父想了想,这项婚事内情已给女儿交代清楚,就开始低头喝茶。
李纨听后感受到了爹爹的拳拳爱女心,真的方方面面都给考虑周全。不过,陪嫁的院子,自己想出嫁前去。
跟李父说清楚,并保证会把母亲嫁妆和一应东西都藏好,不显眼于人前。李父答应了。
早晚都是我的,落袋为安。
等到赵嬷嬷痊愈回来,时间已过了一旬,又稍加休养、理清事务,才有空带着李纨去陪嫁的小院。
李纨坐在马车上,赵嬷嬷拉着她的手低声说话:“小姐,前几天忙乱,其实这次我养病去的庄子就是老爷给你的陪嫁。”
李纨:“我爹提前安排好的?”
赵嬷嬷点头,“庄子里面管事一干人等,还有田产果林我都已见过,也细细问过了。这个庄子不大,但管事能干会经营,一年去掉耗费,能有个千余两银子,出产不小。”
李纨:“不错,以后年年有出产,都能拿一笔银子”,下金蛋的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