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贾政知道后,往往会看在他关心孩子的份儿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才有恃无恐。
只是,到底不让他多回去,一个月顶多两次。
再多,贾政就要多考问他的学问了。
而他,怕考。所以,他老老实实地,镇守在书房里。
有时备考压力大、心情低落,会想到孩子和李纨,他就送东西,反正库房里有的是,他也不心疼。
至于贾赦,他也没啥意见。都金尊玉贵地养到这么大了,眼看着就要中举、看到受益了,他才不干那眼光短浅的事儿。
不仅不介意,他还暗示下人,挑些好的给贾珠送去。
于是贾珠很满意地看着家当逐渐多了,那就,继续送。
然后,李纨也满意地继续收。
至于贾政,他看着儿子开心了,能继续埋头啃书;未出生的孙子也能得了实惠,心里也没啥意见,还算满意。
两个月悠闲养胎的日子就要结束,李纨歪躺在榻上,只觉得分外不舍,手里还不断地把玩着一方佛手样的砚台。
赵嬷嬷在一旁陪着说话,“奶奶这两个月不是也有待腻歪了吗?正好出去散散了。”
李纨摩挲着佛手砚的边缘,“也是,在这个小院里待了两个月,确实有些待够了,出去到处走走也好。”
赵嬷嬷:“好,这个月太医诊脉时,也说您胎像稳固了。看着您的肚子,这两个月确实长大了不少。”
“稍微走走,既有利于您的体力的增强,也让胎儿长得稍慢些。只要您觉得有点累,我们就先回来,您的肚子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