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翠花把炖野鸡端上桌,周旺财麻溜地拿来两个小酒杯,倒上酒,还叮嘱:“爹,这药酒虽说好,可不能贪杯,最多喝个三两左右!”
“好勒,我心里有数 。”周兴国端起杯子抿了一小口酒,细细品味着。
人参的微苦与枸杞的甘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苦而不涩,甜而不腻,使酒液口感更加饱满、圆润,同时还带有熟地黄淡淡的甘醇,让整体口感更加丰富。“嗯,这酒味道真不错。”
“娘,这酒您也可以尝尝。”周旺财劝道。
“算了吧,我对酒可没兴趣,你们爷俩喝得开心就行。”刘翠花笑着摆摆手,看着周旺财,眼里满是宠溺。
赵兴国盛了一碗鸡汤,喝了一口,忍不住夸赞:“翠花,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绝了,这鸡汤鲜得我舌头都快掉下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能不鲜吗?这里面的香菇、木耳、黄花菜,可都是旺财带回来的好货!旺财,你多吃点,好好补补!”刘翠花一边说,一边往周旺财碗里夹菜,满脸骄傲。
“好嘞,娘,我正好肚子饿了!”周旺财笑着应道,端起碗,大口喝起了鸡汤,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
第二天早上,周旺财算了算账,除去自己的两成,卖野猪的钱还有1188块钱。
他打算换给村里350斤只加了少量玉米芯的棒子面,外加424斤红薯,424斤土豆。
他骑着三轮车分三次把粮食拉到城门口,交给周大牛他们,装上牛车拉回去。
然后在空间里做了一架水车的零件,装在三轮车上,再拿了两包白菜和萝卜的种子一起拉回周家村。
周旺财在路上,从空间里拿出一斤干香菇、一斤干木耳、一斤干黄花菜、六斤鸡蛋、六斤黄瓜、六斤西红柿、六斤茄子、六斤豆角、两斤花生米、六斤苹果、三个大西瓜,最后还有一大卷擦屁股用的草纸。
周旺财回到周家村,村口冷冷清清,只有几个老人在唠家常,连个孩子的影子都看不见。
这时,二大娘拿着一个小麦秸秆扎的草人,满脸笑容地跟他打招呼:“旺财,你咋回来得这么快呀!”
“嗯,二大娘,您这是干啥呢?”周旺财瞧着二大娘手里的草人,好奇得不行。
“旺财啊,你富贵大爷安排我在这儿放哨呢!要是瞅见有陌生人或者公社的人进村,我就把这草人放倒,队部那边就能知道来外人啦,咱们村里开荒的事儿,可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了。”二大娘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二大娘,您可太辛苦啦!”周旺财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两颗奶糖递给她。
心里不禁感叹,这富贵大爷可太有招了,为了给开荒保密,居然想出这么个法子,简直跟《鸡毛信》里儿童团团长海娃放哨一模一样。
课文里,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鬼子后,也是靠西山顶上“消息树”放倒给村里人发信号,没想到咱村也整出了个“草人版消息树” 。
“哎呦,旺财,这咋好意思呢。”二大娘嘴上这么说,手可一点都没含糊,乐呵呵地接过糖,麻溜地揣进兜里,也没舍得自己吃,估计早就想着拿回家给自家孙子了。
“二大娘,您忙着,我先进村了。”周旺财说道。
“好好好,你快去忙你的吧。”二大娘笑着摆摆手。
周旺财骑着三轮车进了村,打算先把东西送到爷爷奶奶家。
一回到爷爷奶奶家,就看到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跳房子,那叫一个欢实。
一群村里的孩子也在,热热闹闹的。爷爷奶奶坐在屋檐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看着孩子们玩耍,满脸都是幸福。
弟弟妹妹身上零食可不少,奶糖、花生、瓜子、米花糖啥都有。
赢了游戏的人就能得到小零食当奖励,村里的孩子们都爱跟他们玩,没一会儿就又重新混熟了。
难怪刚才进村的时候,村口一个孩子都没有,感情都跑这儿来玩了 。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