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山经过一番清点吼发现,此战屠尽驼马城守军万人,同时城中无论是反抗而导致被杀或是冤杀的百姓也好,被杀之人经统计足足有八万四千余人。
要知道驼马城作为番斯伯地重要城池,也不过有二十五万人口,而徐云山这一战就杀了三成,且这些被杀之人皆是青壮,而活下来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
当然大虞将士是不屑于屠杀平民的,大虞将士杀的都是驼马城守军,当然还有负隅顽抗的平民。
但是那些由奴隶组成的辅从军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对番斯伯的仇恨已经被压抑太久了,加上近来连场战争,更加释放了他们内心脱去了枷锁的野兽,杀死人来更加毫无顾忌,要知道他们原先是连平民百姓都可以任意践踏他们尊严的存在。
他们的父辈祖辈是奴隶,他们从出生就是奴隶,他们的子孙也只能是奴隶,奴隶二字已经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血液里,用番斯伯人的话说,他们这些奴隶生来就带着原罪,只能通过成为奴隶,用一生来偿还他们的罪孽。
如今徐云山率兵攻入番斯伯,将他们编入辅从军,给了他们推翻曾经“主人”的权利,千代万代的苦难和折磨。在那一刻都有了宣泄的出口,那就是杀光所有番斯伯人。
徐云山也故意没有阻止他们这么做,因为徐云山发现,自己打下偌大的番斯伯,大虞想要完成真正的治理还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代价。
但是偌大的地盘打下总不能扔了,不然费那么大劲干这个事干嘛?
所以徐云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将所有奴隶拉起来对抗将来臣服于大虞的投降派,而大虞只需掌握主动操持双方的平衡就好,等到将来再慢慢通过其他方式,彻底驯化这块地土地和上面的人。
但是奴隶的崛起不是徐云山说句话就可以做到的,所以徐云山才要给他们足够大的军功,让他们有这个实力和野心去跟番斯伯的贵族对抗,这也是徐云山原本不喜滥杀,却并没有阻止这些辅从军的原因。
而这些辅从军经此一役后,似乎也真的脱胎换骨,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气质,甚至不自觉的渴望着跟随大虞这样强大的存在。
军心可用,徐云山依旧留下一千大虞精锐,带领着九千辅从军留在驼马城,防备北方其他城池来攻,自己则是率领八千大虞精锐和一万二千辅从军,共计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朝着番斯伯国都忒沙拜迪城所在的北中五城进发。
这一战可以说是徐云山远征地最后一步,打爆北中五城,直接进入忒沙拜迪城,宣告番斯伯地灭亡,从此大虞的江山将比太祖高皇帝所打下的版图扩大一倍。
纵然没有仇人马强的因素,就凭这份不世之功,徐云山的功绩将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纵然他不是皇帝,可古今任何一位皇帝的功绩在他这个功绩面前都将黯然失色。
这样名耀千古的诱惑,怕是任何一个人都抵挡不住!
徐云山经过一番清点吼发现,此战屠尽驼马城守军万人,同时城中无论是反抗而导致被杀或是冤杀的百姓也好,被杀之人经统计足足有八万四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