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新写了一本,叫《凤求鸾》。”
“名字倒新鲜,为何叫这个名字?”
说书人道,“只因文中有个公子名唤小凤,这小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出自名家,他母亲是两朝宰辅,一生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公子,因而爱如珠宝。”
众人都笑起来,贾母也笑,“这倒是重了我们家凤哥的名讳,你们不知道,他名字里也有一个凤。”
说书人忙对着王熙凤赔礼,“我们该死了,居然重了您的讳。”
“不要紧,你们只管说罢,重名重姓的多着呢。”
贾母又问,“小凤既是男子,为何又叫凤求鸾呢?历来都是女子求男子的。”
“哦,我知道了,定是这小凤遇上一落魄书生,一见倾心,千求万求,与人私奔了去,而那女子名讳中想必带了个鸾字,所以叫凤求鸾了,是不是?”
“奇了,我们刚写的本子,说的正是小凤公子跟着母父回乡,不小心迷了路,与母父分别,身边只跟着一个小厮,途中突降大雨,只得暂入破庙避雨,刚好有位名为雏鸾的小姐上京赶考,也入了此庙,两人便结下一段缘,后来私奔了去。”
“您没听过,怎么全知道了?”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右不过是些佳人才子。”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母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公子必是爱如珍宝。这公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是一见了女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母父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况且,既是世宦大家,人口必然不少,服侍公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风流事,就只有公子和紧跟的一个侍从?可见是这些编书的自己乱讲。”
公子和一个侍从,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宝钗看了眼身后的莺儿,低头喝了一口茶,自是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