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回来以后第一时间处理了这件事情,这是重中之重。
麦种已经分装进陶罐里,然后放在了存放冰块的地窖旁边。
只能放这里,如今外面白天中午的气温都能到十几度,即使是晚上,也不会到零度以下。
再来一场倒春寒,估计气温就会彻底上升。
焖麦种的时间不够,如今马上进入三月,而春小麦适合的播种季节就在三月下旬或者四月上旬。
本地不能拖到四月上旬再种,因为太暖和,最迟也要在三月底种下去,最后大概会差个十天左右不能继续焖麦种。
不过这也比没做过任何处理要强。
第一批麦子的产量寒枝没报什么指望,只要一百一十斤都种下,最后能收回两百斤,那就算成功。
一亩地的麦种需要的数量并不固定,按照时间越晚需要的麦种越多来算,这一茬春小麦,寒枝准备一亩地准备十一斤种子。
等到秋末再种的时候,每亩地需要的种子就是十五至二十斤了。
这还是她已经降低过的标准。
没办法,种子太少,每亩地适当的少种一些,多施肥多照顾,尽量精耕细作。
剩下二十亩地,留三亩地培育蔬菜,五亩地种牧草,例如苜蓿什么的,其余都种菽,也就是巨人族去年送来的大豆。
种子不够不要紧,大豆也可以七八月份再种的,等巨人们带来今年的大豆,再把它种下去。
这样也可以让族里人开荒的脚步没那么紧,最后的十几亩地只要在秋天之前陆续开出来就行。
之所以种这么多大豆,不光是因为寒枝准备多养点牲畜,比如羊和野猪,还因为大豆它固氮肥地啊,种完大豆以后来年种禾本科植物可以增产。
种苜蓿也是一样,又能喂牲畜,又能肥田。
虽说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大量的养殖牲畜,不过每一样各养二十来只不算什么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