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章 审讯
与李晓峰和万金铭的幸福小日子不同,杜子腾四人可就倒霉了。
武千秋眼里可是容不得半粒沙子,傍晚将杜子腾等四人抓起来后。几个特警按照自家队长的吩咐,毫不留情地把他们关进了特警队的小黑屋里。
这小黑屋除了四面冰冷的墙壁,只剩下那紧紧关闭的唯一铁门,将所有的光线都挡在了外面。
一整个晚上,杜子腾四人只能在这狭小又黑暗的空间里,忍受着饥饿和恐惧的双重折磨滴水未进,粒米未吃,肚子饿得咕咕叫,可除了自己的回声,没有任何人回应他们。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一大早,接到组长通知的重案二组警员,就匆匆赶到特警队,将杜子腾四人带到了看守所审讯室。
武千秋可不简单,他除了担任特警大队的大队长这一职位外,还兼任市局重案二组的组长。虽然特警拥有逮捕嫌疑人的权力,但具体的审查工作,还得由专业的重案组警员来负责。
说实话,对付这几个黑车司机,又是出动特警队,又是劳烦重案组,乍一听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但没办法,谁让李晓峰开口请武千秋帮忙了呢。
武千秋对李晓峰可是重视得很,李晓峰如今是市长身边的红人,日后前途肯定不可限量。所以,为了帮李晓峰出这口气,大早上的,武千秋就赶忙给自己手下的警员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去提人。
要知道,一周好不容易才有一天休息时间,武千秋为了给李晓峰一个满意的答复,连假期都顾不上了。
早上八点,他就准时出现在了拘留所的审讯室。
审讯室里,武千秋坐在审讯桌前,目光冷冷地扫过杜子腾四人,将他们看的一阵颤抖。杜子腾四人被武千秋的眼神吓得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
武千秋看着蹲在下面的四人,不禁有些莞尔。这四人此刻灰头土脸,眼神中满是惊恐和不安,很显然昨夜在小黑屋的折磨让他们早已没了昨日敲诈时的嚣张气焰。
武千秋率先打破沉默,“说吧,你们干这敲诈勒索的勾当多久了?还有多少同伙?”杜子腾哆嗦了一下,嗫嚅着开口:“大……大哥,我们这是第一次干,没……没想到就被你们抓到了。”武千秋冷哼一声:“第一次?你们当我是三岁小孩?昨天敲诈的那么熟练,你告诉我是第一次,我看你们是当职业来干吧!”
本来就有一些无良混混,看开黑车赚钱,跟着一个老大设计宰客。他们的胆量还真没有那么大,被武千秋强大的气场一压迫,杜子腾身旁的杨卫炳瞬间就慌了神,忍不住哭丧着脸说道:“大哥,我们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们就想吓唬吓唬人,多要点钱。我们真不是惯犯啊。”
杨卫炳一边说着,一边用那带着哭腔的声音哀求着,仿佛这样就能争取武千秋的怜悯。
这几个黑车司机虽然被吓得够呛,但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智。他们心里清楚,第一次犯罪和惯犯罪行的量刑可不一样,单纯的恐吓和真正实施抢劫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能咬定自己不是惯犯,或许就能从轻发落。
“胡说!”武千秋双眼一瞪,目光如利刃般扫过他们,怒声喝道,“昨天的录音要不要我放出来让你们听听,不止想要钱,你们还想让人家陪你们一晚,最后甚至还要拿刀杀人。你们最好老实交代,要不有你们的苦头吃。”武千秋深知这些不法之徒的心理,必须用确凿的证据和强硬的态度,才能让他们低头认罪。
此时蹲在地上的其他三人,听到武千秋这么说,又见有证据证明他们的恶行,心里顿时没了主意,眼神中满是无助,只能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杜子腾,仿佛他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杜子腾此刻心里也在打着小算盘。他虽然只是个混社会的,但也不是完全不懂法律。
以他们几个现在的情况,就算这些罪名都被落实,按照以往的经验,最多也就判个一两年。可一两年的牢狱之灾,杜子腾想想就觉得可怕,他根本不想在监狱里度过这段时光。所以他现在只能咬着牙嘴硬,一直拖着,希望能趁这个机会找自己的老大出面打点打点。只要背后的老大能疏通好关系,到最后交点罚款,关上几个月说不定就能被放出来了。
于是,杜子腾抬起头,故作镇定地说道:“警官,你也不用给我们强扣帽子,开黑车我们认了,要是敲诈勒索、持刀恐吓我们不认。有录音也不能证明什么,在车里我们只是和顾客开玩笑。”
武千秋没想到这几个黑车司机居然还有这个胆量,关了一晚上出来嘴巴还这么硬。他心中冷笑一声,既然你们想玩,那我就陪你们玩到底。
“不说是吧!”武千秋转头看向身旁的警员小郑,果断下令,“小郑,将他们几个分开关押,给他们点水喝,给他们半小时时间思考。”
武千秋有很多方法整治他们,将这几个嫌疑人分开关押,能有效地瓦解他们的心理防线。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他们很可能会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而选择坦白交代。
小郑领命后,迅速安排其他警员,将杜子腾、杨卫炳等四人分别带到不同的审讯室。每个审讯室里,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刺眼的灯光。
杨卫炳被单独关在一间审讯室,他双手抱头,懊悔不已。自己不像杜子腾一样,干了好几年了,自己才入门几个月,只能跟在这些老司机后面充当打手,事后分到的钱也就十分之一,算起来还不如自己正经拉客赚得多。
武千秋心中也有了决断,他打算先审这个杨卫炳,刚才看他的样子明显心理防线被攻破,只是碍于杜子腾几人在旁边不敢说。
武千秋的安排都是有目的的,之所以给他们水喝,一方面是因为关了一晚上滴水未进怕他们身体撑不住,到时候再给他扣上个虐待犯人的帽子;另一方面就是获得他们的好感,以便于攻破心理防线。(类似于久旱逢甘露的道理)
第 224章 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