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书从府城回来时,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精神极好。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府试中了第五名。
"好!好!"王富贵激动得直搓手,"七月院试再加把劲,咱家就出秀才了!"
白晒心疼地摸着儿子凹陷的脸颊:"这一路辛苦了,娘给你炖只鸡补补。"
王青书腼腆地笑笑:"娘,儿子不累。府试时多亏您给准备的干粮,同考的好几个考生都饿得头晕眼花呢。"
正说着,大郎二郎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到五叔,兴奋地围上来问东问西。
对于小侄子的问题,王青书耐心解答,还拿出府城买的糖果分给他们。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白晒心里舒坦,这心里舒坦了,就想花钱。
院试和乡试都在顺宁府,从王家沟租马车过去都需要三天,白晒不缺钱,又想花钱,王家沟是不错,但是太偏了,于是,她有了一个想法。
当夜,白晒就和王富贵说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去顺宁府附近,置办个院子,再买点地,理由也很简单,老五考完秀才就要考举人,府城有这边最大的学院,教学资源肯定比王家沟这个偏僻的小山窝好多了。
为了就近照顾老五,在府城附近住,那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王富贵听了白晒的想法,吧嗒了几口旱烟,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老婆子,你说得在理。青书往后要考举人,留在府城附近,确实能省不少事。再者大郎二郎往后说不定也要走这条路,提前在那边落脚,总归是好的。”
说干就干,第二日朝食的时候白晒就叫全家先别着急着下地,将她和王富贵的决定通知了几兄弟。
众人听闻要去顺宁府附近置办产业,心情各异。
李氏率先回过神来,眼中满是欣喜:“娘这主意真好!往后孩子们读书方便,说不定还能结识些有学问的先生。”
王大山也跟着点头,憨厚地笑着:“是啊,老五往后考试不用来回奔波,大郎二郎也能有更好的前程。”